ID: 10453964

2021-2022学年度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课件 2.3.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73张PPT)

日期:2025-10-15 科目:历史与社会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1次 大小:963493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1-2022,2.3.,PPT,73张,开始,新民主主义革命
  • cover
(课件网) 新课讲解 本课小结 随堂训练 新课引入 学习目标 第3课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 ———梁启超1923年《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 新课引入 新文化运动 近代中国的探索历程 李鸿章 康有为 孙中山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___变革 ___变革 失败 失败 器物 制度 ? 镜头1:百姓门户上的对联 镜头2: (1)对联和袁世凯祭天反映了当时存在怎样的社会现象? (2)这种现象的存在对当时中国会产生什么影响? (3)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社会现象? 袁世凯祭天 解放思想 新课讲解 “西洋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1)为什么他们能掀起新文化运动? (2)他们是怎样掀起新文化运动的? 一、背景 1)辛亥革命后,多数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并没有根本的改变。 2)袁世凯复辟帝制,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 2)深受西方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影响的一批进步的中国知识分子,认为人们缺少对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彻底批判,缺少民主和科学觉悟,是中国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1916年改称《新青年》),被誉为青年的“良师益友”。 1、兴起标志 二、新文化运动的概况 思 想 阵 地 陈独秀 鲁 迅 胡 适 李大钊 时任北京大学 文科学长 时任北京大学 教授 时任北京大学 讲师 2、代表人物 时任北京大学 史学系教授 兼图书部主任 辜鸿铭 陈独秀 蔡元培 李大钊 鲁迅 胡适 油画《宽容》,现名《北大钟声》 兼容并包,思想自由 讲坛上的教授 民主 科学 Democracy Science (德先生) (赛先生) 3、口号(旗帜) “民主” “科学” 民主政治、民主思想与意识 是指自然科学知识,科学精神、 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 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与愚昧   孔子者,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也。……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 ———李大钊 为什么新文化运动的矛头指向儒家学说? 4、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儒家学说要求臣民忠于君主,儿子服从父亲,妻子顺从丈夫,把人变成了奴隶,是民主和科学的大敌。 ———人教版九年级上教材p47 矛头直接指向维护专制制度的纲常礼教 民主 科学 文言文 “干不了,谢谢!” 白话文 白话文通俗易懂,能为广大劳动人民接受,理解,便于新思想的广泛传播,新文化运动用白话文宣传新思想,更容易普及到普通民众中去。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才学疏浅恐难胜任不堪从命。” 新文学大量涌现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 《狂人日记》书影   《新青年》“像春雷初动一般,……惊醒了整个时代的青年。他们首先发现自己是青年,又粗略地认识了自己的时代,……一些青年逐渐地以至于突然地打碎了身上的枷锁,歌唱着冲出了封建的堡垒……”   ———北大中文系学生杨振声 三、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1915年,北京《中华新报》曾登了一则新闻,有一女子唐氏19岁,许配张家 ,还未嫁过门,未婚夫就死了,为了做烈女,唐氏选择自杀殉夫,历尽了喝符灰水、吞金、上吊、投河及三次绝食,最后服用砒霜结束了年轻的生命。 1919年的《大公报》报道:山西省成为全国离婚率最高的省份,一年内离婚案多达2127件。在一些小城镇,离婚事件也屡见不鲜。 对比两则新闻,人们的婚姻观有何变化?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