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460926

高考化学一轮专题训练11 铝镁及其化合物(解析版)

日期:2024-06-16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3次 大小:35400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高考,化学,一轮,专题,训练,铝镁
  • cover
课时跟踪检测(十一)铝、镁及其化合物 1.某小组用打磨过的铝片进行如下实验,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A.①中铝片发生了钝化 B.②中产生的气泡可能是氮氧化合物 C.③中沉淀溶解的离子方程式是Al(OH)3+OH-===AlO+2H2O D.②中加水稀释过程中,仅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解析:选D 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常温下铝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故A正确;加水稀释硝酸浓度变稀,产生气泡说明铝和稀硝酸发生反应生成一氧化氮气体,②中产生的气泡可能是氮氧化合物,故B正确;③中沉淀溶解是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l(OH)3+OH-===AlO+2H2O,故C正确;②中加水稀释过程中,铝表面形成的氧化物薄膜溶于稀硝酸为复分解反应,过程中不仅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 2.铝是一种很重要的金属,可以发生一系列反应制备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①又称铝热反应,常用于野外焊接铁轨 B.利用②③反应都能产生氢气,产生等量氢气消耗Al的质量相等且转移电子数也相等 C.常用反应⑥制备Al(OH)3,方法是向Al2(SO4)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恰好完全沉淀 D.工业上常用反应⑦制备金属铝,制备过程中常加入冰晶石以降低Al2O3的熔点 解析:选C Al与强碱、强酸反应都产生+3价铝元素,即转移的电子数相等,生成的H2物质的量也相等,B正确;制备Al(OH)3最好用氨水而不是NaOH溶液,因为Al(OH)3溶于过量的NaOH溶液,C错误。 3.工业上用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含SiO2、Fe2O3等杂质)冶炼铝的主要流程如下: (注:SiO2碱溶时转化为铝硅酸钠沉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操作Ⅰ增大NaOH溶液用量可提高Al2O3的浸取率 B.操作Ⅱ、Ⅲ为过滤,操作Ⅳ为灼烧 C.通入过量CO2的离子方程式为2AlO+CO2+3H2O===2Al(OH)3↓+CO D.加入冰晶石的目的是降低Al2O3的熔融温度 解析:选C 操作Ⅰ增大NaOH溶液用量可以使铝土矿中的Al2O3充分溶解,从而提高Al2O3的浸取率,A正确;操作Ⅱ、Ⅲ为过滤,操作Ⅱ滤去的滤渣为Fe2O3、铝硅酸钠,操作Ⅲ得到固体Al(OH)3,操作Ⅳ为灼烧,目的是使Al(OH)3分解成Al2O3,B正确;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后生成Al(OH)3沉淀和NaHCO3,离子方程式为AlO+CO2+2H2O===Al(OH)3↓+HCO,C不正确;加入冰晶石的目的是降低Al2O3的熔融温度,D正确。 4.已知MgCl2·6H2O在空气中加热时,失去部分结晶水, 同时生成Mg(OH)Cl或MgO。实验室用MgCl2·6H2O 制取无水MgCl2的部分装置(铁架台、酒精灯已略) 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循环物质甲为盐酸 B.装置b填充的可能是P2O5或CaCl2 C.装置a的分液漏斗中装有的试剂为浓硫酸,其作用为催化剂 D.装置d中与装置c直接相连的装置为干燥装置 解析:选C MgCl2易发生水解,因此由MgCl2·6H2O制取无水MgCl2需要在HCl氛围中加热,因此循环物质甲为盐酸,A项正确;装置a为加热浓盐酸获得HCl的装置,装置b为干燥HCl的装置,填充的干燥剂可以为P2O5或CaCl2,B项正确;装置a的分液漏斗中装有的试剂为浓盐酸,C项错误;装置d中与装置c直接相连的装置为干燥装置,防止外界水蒸气进入装置c中,D项正确。 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依据铝热反应原理,能发生反应2Al+3MgO3Mg+Al2O3 B.在加入铝粉能放出氢气的溶液中,K+、NH、CO、Cl-一定能够大量共存 C.镁铝合金既可完全溶于过量盐酸又可完全溶于过量NaOH溶液 D.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反应实质是:Al3++3NH3·H2O===Al(OH)3↓+3NH 解析:选D 铝热反应的原理:Al与活动性比其差的金属氧化物发生置换反应,Mg的活动性强于铝,故Al与MgO不能反应,故A错误;加入铝粉产生H2的溶液中,可能存在H+或OH-,NH与OH-不能大量共存,CO与H+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镁铝合金可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