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465689

第五单元二战后的世界变化 单元测试(含答案)

日期:2024-06-01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8次 大小:87595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单元,第五,二战,后的,世界,变化
  • cover
2021- 2022学年度人教版初中课时过关培优小训练 九年级下册历史 班级 姓名 第五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 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8分) 下图漫画标题为《合不来》,反映了二战后的国际关系。它可用来解释(  ) A.美苏冷战的起源 B.欧洲联合的趋势 C.苏联解体的影响 D.信息技术的发展 2. 读美苏冷战举措一览表。对下表解读合理的是美、苏(  ) A.国力均遭到削弱 B.实力具有相当性 C.争斗已波及全球 D.争斗具有全面性 3. 基辛格认为,美、苏之间的冷战,“就是双方的战略家在‘确保相互摧毁’的概念上至少达成了心照不宣的共识,这个概念成为核时代的和平机制”。这反映了 (  ) A.核武器有利于维护世界秩序 B.美国在对峙中始终占据优势地位 C.和平共处是美、苏的共同目标 D.美、苏均势维持了世界相对和平 4. 经互会同西方二十四国集团的贸易额,1961年为43亿美元,1970年为137亿美元,1979年上升到731亿美元;除贸易外,东西方经济关系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贷款、生产合作、联合企业、技术转让等方面。这说明20世纪70年代 (  ) A.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B.冷战是在合作基础上的对抗 C.区域集团影响世界经济秩序 D.世界多极化趋势得到强化 5. 20世纪50—70年代,西欧各国在经济恢复和发展过程中都加强了政府干预,进行了超国家综合性经济调节。据此判断 法国和德国经济政策的共同点是 (  ) A.推动全球扩张 B.强化社会福利 C.实行计划经济 D.推动经济联合 6. 下图中研究者探究的共同历史问题是 (  ) A.西欧社会经济的重要变化 B.工业化时代来临的历史意义 C.西方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 D.科学文化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7. 下图是20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90年代苏联和美国实际GDP年均增长率变化对比图。下列对其分析正确的是 (  ) A.第①阶段苏联增长率高于美国是因为苏联模式的优越性 B.第②阶段美国增长率下降是因为美国在争霸中处于劣势 C.第③阶段美国增长率反超苏联得益于“新经济”的发展 D.第④阶段美、苏增长率差距的拉大影响着国际关系的演变 8. 有学者认为:从总体上看,赫鲁晓夫执政时期在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方面的改革是浅层次的,形式的变化远大于内容,它没有突破苏联模式基本框架,也没有形成系统的改革理论,政策的调整和改革措施的选择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该学者 (  ) A.客观评价了赫鲁晓夫改革 B.全面肯定了赫鲁晓夫改革 C.认为赫鲁晓夫改革导致苏联解体 D.认为赫鲁晓夫改革的重点不突出 9. 二战结束后,苏联模式给苏联经济造成的困难日益显现,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到戈尔巴乔夫都进行了经济改革,他们改革的共同点是 (  ) A.集中解决工业生产中的问题 B.力图缓解计划经济的弊端 C.把改革的重点放在政治领域 D.开展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 10. 有学者认为,“20世纪80年代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可以说与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总统的新政很相似”。二者的相似之处是 (  ) A.为了应对国内的危机 B.压缩农业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 C.帮助本国度过了严重危机 D.提出“政治多元化”的主张 11. 1991年年末,中国人发现,在他们的西边突然多了几个邻国,而这时新版的世界地图还没来得及印刷。与这一状况直接相关的是 (  ) A.冷战结束 B.联合国成立 C.戈尔巴乔夫改革 D.多极化形成 12. 大国之间在政治、经济、军事领域的博弈影响世界格局的走向。如图是20世纪50—70年代的大国关系图(“———代表合作,“ ”代表对抗),甲、乙、丙代表的国家分别是(  ) A.英、法、美 B.美、啊英、苏 C.中、苏、美 D.美、中、苏 13. 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一批又一批东德人千方百计争相穿越柏林墙。1963年,肯尼迪总统来到西柏林,发表《我是一个柏林人》的演说,为逃往西方的东德人加油打气。1987年6月,美国总统里根在西柏林勃兰登堡门,发表《推倒这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