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467160

2.4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课件+学案+作业)

日期:2024-06-22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5次 大小:277039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变速,直线,运动,律的,应用,课件
    4.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 学习目标:1.[物理观念]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 2.[科学思维]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关系的推导方法. 3.[科学思维]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和时间之间的相互关系,会用公式解决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问题. 一、位移与速度的关系 1.公式:v-v=2ax;若v0=0,则v=2ax. 2.推导:速度公式vt=v0+at,位移公式x=v0t+at2 由以上两式可得:v-v=2ax.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 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 1.公式:v=. 2.推导: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段位移x的初、末速度分别是v0和vt,加速度为a,中间位置的速度为v,则根据速度与位移关系式,对前一半位移:v-v=2a·,对后一半位移v-v=2a·,即v-v=v-v,所以v=. 1.思考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公式v-v=2ax适用于所有的直线运动. (×) (2)公式v-v=2ax中的四个物理量都是矢量,各量的正、负表示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还是相反. (√) (3)因为v-v=2ax,则v=v+2ax,所以物体的末速度vt一定大于初速度v0. (×) (4)只有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v>v的关系才是成立的. (×) 2.物体从长为L的光滑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滑到底端时的速率为v,如果物体以v0=的初速度从斜面底端沿斜面上滑,上滑时的加速度与下滑时的加速度大小相同,则可以达到的最大距离为(  ) A.   B.   C.   D.L C [对于下滑阶段有:v2=2aL, 对于上滑阶段:0-=-2ax, 联立解得x=,A、B、D错误,C正确.] 速度与位移的关系 提示:由v2-v=2ax得x==3240 m. 1.对公式v-v=2ax的理解 (1)适用条件:公式表述的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2)公式的矢量性:公式中v0、vt、a、x都是矢量,应用时必须选取统一的正方向,一般选v0方向为正方向. ①物体做加速运动时,a取正值,做减速运动时,a取负值. ②x>0,说明物体位移的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x<0,说明物体位移的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反. 2.两种特殊形式 (1)当v0=0时,v=2ax.(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当vt=0时,-v=2ax.(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 【例1】 我国多地出现的雾霾天气,给交通安全带来了很大的危害,某地雾霾天气中高速公路上的能见度只有72 m,要保证行驶前方突发紧急情况下汽车的安全,汽车行驶的速度不能太大.已知汽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5 m/s2. (1)若前方紧急情况出现的同时汽车开始制动,汽车行驶的速度不能超过多大?(结果可以带根号) (2)若驾驶员从感知前方紧急情况到汽车开始制动的反应时间为0.6 s,汽车行驶的速度不能超过多大? 思路点拨:①该问题中减速过程中,已知量和未知量都不涉及时间,可用速度和位移的关系式求解. ②在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内,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解析] (1)汽车刹车的加速度a=-5 m/s2,要在x=72 m内停下,设行驶的速度不超过v1, 由运动学公式有:0-v=2ax 代入题中数据可得v1=12 m/s. (2)设汽车行驶的速度不超过v2,在驾驶员的反应时间t0内汽车做匀速运动的位移为x1,则 x1=v2t0 刹车减速位移x2=- x=x1+x2 联立各式代入数据可得v2=24 m/s. [答案] (1)12 m/s (2)24 m/s 运动学问题的一般求解思路 (1)弄清题意.建立一幅物体运动的图景,尽可能地画出草图,并在图中标明一些位置和物理量. (2)弄清研究对象.明确哪些是已知量,哪些是未知量,据公式特点选用恰当公式. (3)列方程、求解.必要时要检查计算结果是否与实际情况相符合. [跟进训练] 1.美国“肯尼迪”号航空母舰上装有帮助飞机起飞的弹射系统.已知“F-15”型战斗机在跑道上加速时,产生的最大加速度为5 m/s2,起飞的最小速度是50 m/s,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