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时代》(一)复习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参与主干知识梳理,认识主干知识梳理的作用和方法,养成自主梳理主干知识的意识和能力; 2、引导学生参与要点、疑点的突破,让学生养成分析、比较、归纳、综合的能力和解决问题讲求方法的意识,理解劳动在古猿到人转化过程中的关键作用,明确北京人与山顶洞人、河姆渡人与半坡人的区别,理解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 3、通过对本课的复习,让学生掌握一种操作性较强的复习方法。 ◆重、难点: 1、培养学生的方法意识和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 2、劳动在古猿到人转化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3、北京人与山顶洞人、河姆渡人与半坡人的区别。 4、理解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教学构思: 本课该以什么作为教学目标,我应该向学生传递的是什么,是再一次落实人猿相揖别、原始农业和先民的家园等知识目标,还是以思维训练、学习方法的指导为主要目标呢?这就涉及到价值取向的问题。“授人鱼,不如授人于渔” 。我认为方法比知识本身更受用,而方法的指导又必须以知识的学习为载体。因此,我决定通过对本课知识的复习,让学生掌握一种操作性较强的复习方法。 ◆课堂实录: 一、导课 师:我也是我们实验中学的一员,来自广场校区,今天来和大家一起探讨“历史与社会”的复习问题。 师:大家平日是怎么复习这门功课?(大多数学生把手举得很高,相当热烈,有的还跟同桌在交流。) 生1:我每天花20分钟看书。 师:看哪些内容? 生1:划线的重点内容。 师:抓主要矛盾,打蛇打七寸。 生2:我看目录,了解内容梗概。 师:提纲挈领。 生3:我看一些与历史相关的书籍。 师:博观。(还有不少学生举手) 师:三位同学向我们展示了各具特色的复习方法,怎样的方法更行之有效呢?今天我们以“史前时代(一)”为例,一起来探讨“历史与社会”的复习问题。 二、复习 【明确概念】———科学定位,准确把握 师:“史前时代”指的是哪一历史时期? 生齐答:有文字记载以前的人类历史,一般被称为“史前时代”。(整齐而且流利) 师:大家关键要注意两个词语,“文字”和“人类”,“文字记载以前=没有文字,有了文字人类就进入文明时代了。”另一个是“人类的历史而不是一般生物的”。(板书:人类)(学生在书本标出了关键词) 【知识梳理】———自主梳理,突出主干 师:人类是怎样产生的? 生齐答:古猿进化的。 师:目前公认的最科学的是达尔文的观点:人类是由某种古猿进化而来的。(板书:古猿) 师:从古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什么?(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而且兴奋) 生齐答:劳动。(板书:劳动) 师:中国是远古人类最早生活的地区之一,都有哪些早期古人类的遗址呢? 生:元谋人、蓝田人、丁村人、北京人、山顶洞人......(学生接龙似的报出了一大串) 师:我国早期远古人类遗址有不少,我们需要着重了解的有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它们主要生活在洞穴中,过着穴居生活。人类是什么时候走出洞穴,过上村落的定居生活的? (学生刚开始一愣,很快有几位学生就反应过来了) 生:九千年前的西亚。 师:对!“新月沃地”奔流着幼发..... 生齐答: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师:两河流域揭开了农业古村落的序幕。我国的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也是农业古村落的典型代表。 师:为什么会在当时出现农业古村落?(学生在思考,翻书寻找答案,眉头紧锁) 生1:环境的变化和人口的增加,仅靠采集、狩猎难以满足人类对食物的需要。于是在一些自然条件适宜的地区,人们经过长期的尝试摸索,栽培了某些野生植物,驯养野生动物,原始农业和畜(chu)牧业逐渐产生了。(有学生在笑,说读错了) 师:畜字有两种读音,畜牧业时念xu,牲畜时念chu。 师:为什么说原始农业和畜牧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