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必修1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章末同步练习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对实验过程的评价正确的是( ) A.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一定有CO32﹣ B.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含SO42﹣ C.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一定有NH4+ D.验证烧碱溶液中是否含Cl-,先加稀盐酸除去OH﹣,再加硝酸银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证明含C1﹣ 2.宇宙飞船的运载火箭的推进器引燃后发生剧烈反应,产生大量高温气体,从火箭尾部喷出。引燃后的高温气体成分有CO2、H2O、N2、NO等,这些气体均无色,但在卫星发射现场看到火箭喷射出大量的红烟,产生红烟的原因是( ) A.高温下N2遇空气生成NO2 B.NO遇空气反应生成NO2 C.CO2与NO反应生成NO2 D.NO与H2O反应生成NO2 3.以下物质间的每步转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 A.S→SO2→SO3 B.A1→Al2O3→Al(OH)3 C.Fe→FeCl2→Fe(OH)2 D.NH3→NO→NO2 4.汽车尾气中的含氮氧化物(NOx)、碳氢化合物(CxHy)、碳等,直接排放容易形成“雾霾”。因此,不少汽车都安装尾气净化装置(净化处理过程如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尾气形成“雾霾”与汽油(属于碳氢化合物)未充分燃烧有关 B.尾气处理过程中,氮氧化物(NOx)被还原 C.Pt-Rh 催化剂在处理尾气的反应前后质量未变化,说明它并没有参与化学反应 D.使用新能源电动汽车能有效控制雾霾 5.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氯气作水杀菌消毒剂 B.硅胶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 C.二氧化硫作纸浆的漂白剂 D.肥皂水作蚊虫叮咬处的清洗剂 6.如图,同温同压下,两个等体积的干燥圆底烧瓶中分别充满①NH3、②NO2,进行喷泉实验。经充分反应后,瓶内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不考虑瓶内溶液向烧杯中扩散) ( ) A.①>② B.①<② C.①=② D.不能确定 7.常温下,某透明溶液中,可能含有、、、、、、和中的某几种,且阳离子的物质的量相等,对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实验中气体体积已折算成标况下体积),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 B.肯定存在的阳离子是、、、、 C.肯定存在的阴离子是、,且 D.是否存在,可以取少量无色溶液甲进行焰色反应来判断 8.甲和乙两种物质混合反应(反应可加热),将所得气体通入适量的丙中,丙中没有明显现象产生的是 ( ) 选项 甲 乙 丙 A C 浓硫酸 澄清石灰水 B MnO2 稀盐酸 品红溶液 C 浓氨水 碱石灰 AlCl3溶液 D Cu 浓硝酸 Ba(HSO3)2溶液 9.一瓶无色气体,可能含有HCl、H2S、SO2、HBr、NO2、CO2中的一种或几种,将其通入氯水中,得无色透明溶液,将该溶液分成两份,一份加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析出白色沉淀;另一份加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也有白色沉淀生成。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①原气体中肯定有SO2 ②原气体中可能有SO2 ③原气体中肯定无H2S、HBr、NO2④不能肯定是否含有HCl ⑤原气体中肯定不含CO2 ⑥原气体中肯定含HCl A.①③④ B.①④⑤ C.①③⑥ D.①③④⑤⑥ 10.下列离子能够大量共存的有( ) A.强酸性溶液中:K+、Na+、S2-、Cl- B.强碱性溶液中:Ba2+、Na+、HCO、NO C.强酸性溶液中:Fe2+、Cu2+、SO、NO D.透明溶液中:Fe3+、Mg2+、SO、Cl- 11.SO2属于严重的大气污染物,可用H2与SO2高温反应消除SO2的污染,其反应原理可分为两步,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SO2排放到空气中会形成pH≈5.6的酸雨 B.可用CuSO4溶液检验是否有X气体生成 C.在100℃~200℃温度时发生的是置换反应 D.工业上可用浓硝酸处理工业尾气中的SO2 1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无机非金属材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