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489291

《6 狼牙山五壮士》 课件+教案+预习单+作业单(共28张PPT)

日期:2024-05-1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72次 大小:672585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6 狼牙山五壮士,课件,教案,预习,作业,28张
    6《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会写“寇、副”等14个字,会写“日寇、攀登”等20个词语。 2.结合重点语句,感受五位壮士的英雄气概。 3.体会课文既关注整体,又聚焦个体的写法。 二、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程 ppt2:同学们,大家好。今天将和大家共同学习六年级上册第六课《狼牙山五壮士》。 1.了解背景资料。 ppt3:1941年9月,日军调集了7万余人的兵力和飞机、大炮,向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发动大扫荡,七连六班承担了掩护群众和部队主力转移的任务。五位战士领命到狼牙山阻击敌人,那里山势险峻,挺拔陡峭,战士们需要尽可能长时间地拖住500多名日军的追击,为转移赢取更多时间…… 敌我双方人数悬殊巨大,战斗环境地势险峻,在这样的条件下,五位战士要如何完成任务呢?让我们共同走进课文,寻找答案。 2.检查预习,朗读词语。 ppt4:相信通过之前的预习,你已经能把课文读准、读通了。请你跟老师一起读读这些词语。 日寇 攀登 雹子 悬崖 山涧 屹立 眺望 豪迈 手榴弹 全神贯注 热血沸腾 斩钉截铁 课文中这几个词语标注了拼音,请你也跟着老师读一读。 崎岖 叽里呱啦 嗖的一声 脸绷得紧紧地 “寇”是本课要求的会写字中比较难写的生字,我们一起来写一写。 ppt5:“寇”字是上下结构,其中包含了三个部件,下面“元”字包住的小部件容易写错,它不是“支”,也不是“餐”的左上部分。让我们放大来看一看:上面的横左边不出头。书写时注意上半部的宝盖头要写得扁而宽,“元”的竖弯钩要写得舒展。 3.指导书写。 ppt6:我们再来看看本课要求书写的其他生字。 寇 副 榴 弹 抡 贯 棋 悬 沸 涧 雹 屹 悦 屈 同学们,相信在日常阅读、书写的过程中,有一些字你已经会写了,可以互相提示一下书写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如“贯”字,上部分里面是一竖,不要写成上下两点;“悬”字,是形声字,下形上声,注意上部分“县”字中间是两横;“屹”字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右侧是“乞讨”的“乞”字。 梳理文意,讲解内容。 检查课文预习,概括文章大意。 掌握了生字词,我们再来学习课文。 ppt7:你还记得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吗?我们一起来填一填吧! “那是在1941年秋,为了完成掩护连队主力和群众转移的任务,七连六班的五位战士在完成拖住敌人的任务后,为了不让敌人追上部队,毅然决定放弃回到主力部队的机会,将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继续痛击敌人,最后英勇跳崖。” 概括小标题,完成书后第一小题任务。 ppt8:在课前的预习单中,老师布置了用概括小标题的方式梳理课文主要情节的任务,有一位同学是这样写的: 接受任务→(痛击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 这位同学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抓住关键信息,概括准确,你填对了吗? 由“战士”到“壮士”,初步感知英雄气概。 ppt9:阅读课文后你会发现,课文在叙述过程中对五位英雄的称呼由“战士”变为“壮士”,你认为称呼改变的原因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读一读第三自然段的内容。 “五位战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面前有两条路:一条通往主力转移的方向,走这条路可以很快追上连队,可是敌人紧跟在身后;另一条通向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那儿三面都是悬崖绝壁。走哪条路呢?” 是啊,这也是生与死的抉择,生路就在眼前,却有可能暴露主力部队;走向绝路,生的希望近乎渺茫…… ppt10:“走哪条路呢?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他们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 马宝玉等五位战士在完成任务后本可以撤退,但是他们为了大部队的安全,放弃了撤退的机会,将敌人引到棋盘陀上,最后宁愿跳崖也不愿被俘虏,英勇壮烈,感人至深,怎能不被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