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493454

教科版(2017秋)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期末教学目标及重点复习资料

日期:2024-06-16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素材 查看:36次 大小:1547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教科,重点,目标,教学,期末,地球的运动
  • cover
【新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 期末教学目标及重点复习资料(教科版2017) 地球由地核、地幔、地壳以及大气层组成,地球表面主要由海洋和陆地组成。 地球自西向东绕地轴自转,自转周24小时,形成了昼夜交替和天体东升西落的现象。 圭表是中国古代测量正午时刻的日影长度的天文仪器。正午时,物体影子在不同季节有规律地变化。 地球自西向东围绕太阳公转,周期是1年,公转时地轴倾斜角不变,公转过程中产生四季变化。 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影响着生物的生长与生活。 学会使用模型和思维导图等表达已学的地球相关知识。 能根据已有知识,对昼夜交替现象成因、地球自转方向和四季变化成因提出有依据的假设。 能基于假设,制订比较完整的探究方案,能通过观察、模拟实验、资料查阅、实际测量等形式获取信息、分析信息、验证假设,从而建构自己的模型假说。 能在研究中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开展新的研究,最终形成自己的观点。 对自然有敬畏之心,对探寻自然规律保持好奇心与探究欲。 能大胆质疑,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追求创新;勇于采用新的方法和新的材料设计和制作模型,进行模拟实验。 能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讨论和分享观点;能根据事实,勇于修正与完善自己的观点。 乐于参与调查、查阅、实验等科学活动,有证据意识,知道任何科学观点都需要证据的支持。 知道科学技术进步来之不易,它是人类社会与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了解科学与社会生活密不可分,生活处处是科学,科学能解释身边的自然现象。 了解科学技术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改造生存环境,保护自然环境,减少自然灾害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通过复制吉人仪器,感曼古人的智慧,体会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先进。 昼夜交替: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且不透明的球体,被阳光照亮的半个地球是白昼,没有被阳光照亮的半个地球是黑夜,山于地球自转形成了昼夜交替。 傅科摆:是以法国物理学家莱昂:傅科的名字命名的,见证明地球自转的种简 单设备。该摆摆长67米,摆健重28千克。 相对运动:.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的位置随时间而改变,则另一物体相对此物体也在发生运动,且方向相反。 四季变化:指一年中交替出现的四个季节,即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由于地球接收到太阳的热量不同,产生了四季的温度规律变化。地球上的四季变化表现在温度的周期性变化、昼夜长短变化和随四有太阳高度的周期性变化。 太阳高度角:是指太阳光的人射方向和地平面之间的夹角。 近日点远目点:地球公转轨道是近似正圆的椭圆形轨道,太阳位于椭形轨道的一个焦点上,并非正中心上,即是偏向轨道的-端。 每年的1月初, 地球距离太阳最近,这个位置叫近日点。每年的7月初,地球距离太阳最远,这个位置叫远日点。 地轴:地轴就是地球斜轴,也被称为地球自转轴。具体是指地球自转的中心轴,其北端与地表的交点是北极,其南端与地表的交点是南极。 本单元材料清单 橡皮泥地球结构模型、抹油的小刀(细线)、泡涞球或塑料球等球体、笔头较宽的彩色笔、橙子、勺子、吸管、地球仪、反光性好的小圆贴片、较硬的铁线、手电筒、打印好的“北京”“乌鲁木齐”“东”“西”大字(剪成合适大小)、双面胶、红色圆卡纸(做成方便举起的手柄),可以旋转的办公椅、A3纸条、卡纸、长尺、剪刀,“春分、秋分、冬至,夏至”的标志物、乒乓球、圆盘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