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49465

苏教版八上第7课 最后一课 课时训练(5套打包)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3次 大小:7691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苏教版,7课,最后,一课,课时,训练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 第7课 最后一课 班级 学号 姓名 得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注音写汉字。 哽咽 惨白    祈dǎo    xié 持 2.下面的句子,每一句都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在表中,然后改正。 ①画眉在树林边婉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炼。 ②祈导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掺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错别字 改 正 3.品析下面句子的句式特点,在具体的语境中续写一个句子。 如同赞美每一个温馨的早晨,我赞美太阳递给我的第一缕晨曦。借助晨曦,我看见庄严上升的国旗,看见大海涌动的波涛,_____,我要给我们古老而又年轻的国度以衷心的祝福:早安,中国! 4.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改写句子。 近年来,日本不断做出伤害中国人民感情的事情:坚持参拜靖国神社,允许美化侵略历史的教科书出台,公然为“二战”罪犯开脱罪责。 (1)强调“公然为‘二战’罪犯开脱罪责”。 近年来,日本不断做出伤害中国人民感情的事情:_____ _____ (2)以“近年来,日本坚持参拜靖国神社,允许美化侵略历史的教科书出台,公然为 ‘二战’罪犯开脱罪责”为开头重组句子。(原意不变) 近年来,日本坚持参拜靖国神社,允许美化侵略历史的教科书出台,公然为“二战”罪犯开脱罪责,_____。 二.阅读理解、分析 (一) 语法课完了,我们又上习字课。那一天,韩麦尔先生发给我们新的字帖,帖上都是美丽的圆体字:“法兰西”,“阿尔萨斯”,“法兰西”,“阿尔萨斯”。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个个人那么专心,教室里那么安静!只听见钢笔在纸上沙沙地响。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都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他们正在专心画“杠子”,好像那也算是法国字。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 5.选文中有一句话暗示了小说的社会背景,是哪一句话 _____ 6.小弗郎士为什么觉得韩麦尔先生“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_____ 7.“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都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这一细节描写反映了孩子们怎样的心理 _____ 8.“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写完之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 墙壁,话也不说”。怎样理解韩麦尔先生的举止和神态 _____ 9.文章结尾韩麦尔先生只用了个手势来宣布散学,为什么不讲一段慷慨激昂的话呢? _____ _____ (二)向中国人脱帽致敬 钟丽思 记得那是十二月,当八十年代的最后一页即将翻过的时候,我进入巴黎十二大学进修。我们每周都有一节对话课。 入学前,有人向我介绍该校一位上对话课的教授:“他留着大胡子,以教学严谨闻名于全校,提问尖钻古怪,几乎让他所有的学生领教过什么叫‘难堪’……” 我是插班生,进校时,别人已上了两个多月课。我上第一堂对话课时,就被这位教授点著名来提问:“作为记者,请概括一下,您在中国是如何工作的 ” 我说:“概括地讲,先生,我写我愿意写的东西。” 我听见班里有人窃笑。 教授弯起右手食指顶了顶他的无边眼镜:“我想您会给我这种荣幸:让我明白您的首长是如何工作的。” 我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