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49883

必修一专题一第1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4次 大小:139466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必修,专题,1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
  • cover
(课件网)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中国古代朝代顺序歌 夏商与西周, 春秋和战国, 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 两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 隋唐五代传, 宋辽夏金元, 明清王朝完。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定义:政治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集国家本质与形式于一体,是国体与政体的总和。 2.分类: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就政体而论, 有分封制与中央集权制两种主要形式 3.分期:大体可以划分为两个大的阶段 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奴隶社会)前2070到前476:夏商周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封建社会)前221到1912:秦到清 中国早期文明 戴冠冕的夏禹 材料一:《礼记·礼运》是这样描述远古社会的状况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谓大同。”这就是所谓的“大同之世”。 材料二: 而夏朝建立后:“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这就是所谓“小康之世”。 请思考: 中国社会发生了什么变化? 夏王朝建立,开始“家天下” : 从此宗族关系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 传贤“禅让制” 传子“世袭制” 西周的分封制 分封,就是封邦建国的意思。 周王把王畿以外的地区分封诸侯,让他们镇守疆土,保卫王室。 诸侯对周王承担纳贡、军赋、力役的义务,并随周王参与出征、祭祀、吊丧庆贺等事项。 周王是全国最高统治者,是诸侯们的共同主子,称天子,诸侯是周王的臣属,必须服从于周王的命令 。 阅读下列材料: 封商纣子禄父殷之余民。…… 封诸侯,……武王追思先圣王,乃曪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 ———摘自《史记·周本纪》 请分析,上述西周分封的诸侯共有哪几类? 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周王 异姓功臣 同姓王室(王族) 先代帝王后代和边 远氏族部落首领(先代贵族) 周公子伯禽(鲁) 召公(燕) 成王弟(晋) 商后代(宋) 舜后代(陈) 尧后代(蓟) 姜尚(齐) 目的是安抚人心,加强自己的统治。 基础 基础 体现 齐 鲁 燕 晋 卫 宋 周 西周疆域及主要诸侯国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八年,伐陆浑戎,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庄王曰:“子无阻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 为九鼎。”王孙满曰:“……天所命也。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 楚王乃归。 楚王用意何在? 向周王室发出挑战,企图争夺王位 西周宗法制 大宗 小宗 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 西周社会结构 示意图 天子 诸侯 卿 大夫 庶人 奴隶 士 北京太庙 宗法制 分封制 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关系 里 表 核心 宗法制在政治 制度上的体现 1、 分封制是西周巩固政权的重大政治措施,它将亲族、功臣、先代贵族分封各地,建立侯国,目的是“封邦建国,以屏宗周”;受封者则须对周王尽各种义务,并受周王控制。 2、宗法制是与分封制紧紧糅合在一起的以血缘、姻亲为纽带的政治制度,嫡长子继承制使周天子世代皆为大宗,为所有诸侯国政治上的共主。宗法和政权实际合二为一。 3、为维系宗法分封制度,周公又制定了一套完整、严格的等级礼仪制度,作为各级贵族必须遵从的生活准则,谁也不得逾越。 分封制度、宗法制度和礼乐制度,三者互为表里,紧密相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