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499465

1.2哲学的基本问题 教案-2021-2022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日期:2024-04-30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31次 大小:1837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政治,哲学,必修,统编,高中,学年
  • cover
1.2哲学的基本问题教学设计(详案) 【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认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的思想武器。 2.科学精神: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树立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 3.公共参与:在生活和实践中正确处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反对唯心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 【教学重点】理解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形态。 【教学过程】 导入: 有人说:哲学研究的是宇宙中的大问题。有人说,哲学研究的是人生问题。也有人说哲学研究的是人类认识的问题。哲学研究的问题有很多,其中有没有一个贯穿哲学发展始终并且把不同的哲学区分开来的基本问题呢? 这就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那么什么是思维,什么是存在呢? 通常我们把思想,方案,理论,计划,观点,精神等主观性的东西称之为思维。而看得见的国情,环境或者看不见但客观存在的磁场,光波等东西称之为存在。那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具体又包括哪些内容呢? 不同时代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哲学。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哲学家,其表达哲学基本问题的概念和方式各不相同。中国古代哲学家主要探讨天与人、名与实、形与神、知与行、心与物、理与气的关系问题,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基本看法和观点。天人之辩,名实之辩可以说贯穿于整个中国哲学史的始终。哲学的基本问题在这里主要表现为:所谓的天命是将天奉为人格化的神,认为天有意识和意志,是按照其命令建立起来的,发展的。还是把他看做是自然界运动发展的规律,从而赋予它以物质存在的意义呢?如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认为天就是物质自然界,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运动,而董仲舒说:“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则是把天看作是人格化的神,认为神是人世间万事万物生灭变化的主宰。因此,在中国古代,关于天是自然界还是神意的天命的讨论就已经蕴含着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探讨了。而名实之辩则是讨论名称,概念与实在事物之间的关系。名称概念是思维的形式,哲学家们讨论名称,概念是实在事物的反映还是先天就有的呢?它们能否正确反映以及如何反映客观事物。如老子认为:“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他认为世界是先有了法象然后才有了物。而墨子说:“非以其命也,以其取也”则认为现实世界是基础,语言符号不过是对现实世界的反映。天人之辩和名实之辩的讨论从本质上揭示了思维和存在谁是本原的问题,谁决定谁的问题。而这就是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第一方面内容。 其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还包括二者有么有同一性的问题。同一性作为一个哲学的专有名词,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一起来看下恩格斯的解释: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的反映现实?用哲学的语言来说,这就是同一性问题。 自古以来,很多哲学家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其中1981年美国当代哲学家阿希娜普特南进行这样一个假设:人类的脑被放进一个盛有营养液的缸中,计算机按照程序向脑传输信息,使之保持对运动,记忆,环境等的幻觉,甚至可能会感觉自己正在公元里散步,草长莺飞,花香阵阵。请同学们思考:缸中之脑的假设体现了怎样的哲学观点呢?其实无论是缸中之脑的假说或是黑客帝国,盗梦空间等影视作品都传达了哲学家这样的理论主张———人通过感官和经验获得的认识具有不可靠性,受限于视域和眼界。人永远也无法获得对世界事物的真理性认识,这种观点我们称之为不可知论。 而与之对立的是恩格斯对这一观点的驳斥。恩格斯举例说布丁的味道一试便知。另外如果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