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516287

(中图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第三章综合测试01试卷+答案解析(PDF版)

日期:2024-06-26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4次 大小:96833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综合,PDF,解析,答案,试卷,测试
    第三章综合测试 答案解析 一、 1.【答案】B 【解析】根据课本相关知识可知,地震预报在全世界范围内仍是一道难题,但地震预警是完 全可行的,地震预警技术的核心就是利用地震波横波和纵波到达地面的时间差发出警报,故 选 B。 2.【答案】A 【解析】此次地震震源深度为 14 km,陆地地壳平均深度为 33 千米,故该次地震震源位于 地壳,故选 A。 3.【答案】C 【解析】据课本知识可知,四川省西南部靠近横断山区,雅鲁藏布江地处亚欧板块和印度洋 板块的缝合线,因此四川省处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附近,地壳活跃多地震,故选 C。 4.【答案】C 【解析】泥石流的形成条件与集水面积、坡度、落差、植被覆盖率密切相关。集水面积越大, 河流水量(径流量)越大;坡度、落差越大,径流速度越快,侵蚀能力越强,携带泥沙能力 越强;植被覆盖率越低,越易被侵蚀,易发生泥石流。根据表中参数推测,③地集水面积大、 水量丰富,且坡度陡、落差大、植被覆盖率低,最易发生泥石流,故选 C。 5.【答案】D 【解析】泥石流的形成和坡度、植被覆盖率等有关,还和流域内降水量大小有关。为了更及 时、准确发出泥石流预警,该地区还应密切关注降水量大小,降雨量直接影响集水量大小, D 正确;气温高低、风力强弱、光照强度与泥石流发生无关,A、B、C 错误。 6.【答案】D 【解析】结合课本所学基础知识可知市气象台界定寒潮的标准主要有“大风、雨雪、冻害等 现象”、“气温 24 小时内下降 10 ℃以上”且“最低气温下降到 4 ℃以下”,可知②③④ 正确,①错误,故选 D。 7.【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寒潮主要发生在深秋到初春的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可知①②正 确,③④错误,故选 A。 8.【答案】B 【解析】影响我国的寒潮是自北向南或自西北向东南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A、C 错误;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影响我国的寒潮主要发源于蒙古、西伯利亚地区,B 正确;影响我国的寒 潮对青藏高原地区产生影响是不明显的,D 错误。 9.【答案】D 【解析】据图可以看出,美国龙卷风多发区主要分布在中部平原地区,平原地区地形平坦, 对气流旋转阻挡作用弱,而且平原南北延伸,面积广大,利于南北向冷暖气团交汇,容易形 成龙卷风,D 正确;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对龙卷风多发区分布影响不大,ABC 错 误。 10.【答案】A 高中地理 必修第一册 1 / 4 【解析】美国龙卷风和飓风相比,形成源地不同,飓风形成源地是大西洋,龙卷风形成源地 在美国中部平原,A 正确;都是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影响,旋转方向相同,B 错误;移动路 径不同,龙卷风没有固定的移动路径,C 错误;上升气团性质相同,都是暖湿气团,D 错误。 11.【答案】D 【解析】美国中部平原面积广大,在春季时,中低纬度由于太阳辐射强,升温快,而中高纬 度升温慢,因此导致了南北温差加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加大,导致冷暖气团的交汇比较频繁, 导致龙卷风多发,故选 D。 12.【答案】A 【解析】读图,根据图中等值线分布规律,该自然灾害发生频率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与我国降水的分布规律相一致,与夏季风的影响特征一致,所以可能是旱涝灾害,霜冻灾害 出现频率应是从西北向东南递减,台风灾害影响不到内陆和北方地区。生物灾害种类较多, 有些南方多,有些北方多,其中森林虫害东北多,故选 A。 13.【答案】B 【解析】兴修水库可起到蓄洪作用,可减轻洪涝;围湖造田使湖泊调蓄洪水能力下降,乱砍 滥伐、开垦草原导致水土流失加重,河床抬高,加重洪涝灾害,故选 B。 14.【答案】A 【解析】美洲的“一枝黄花”(一种植物)在浙江迅速蔓延,夺取了本地生物的生存空间, 使本地物种减少,破坏了生物的多样性,故选 A。 15.【答案】C 【解析】入侵生物能迅速蔓延的主要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