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518202

鲁教版(五四制)化学九年级全一册 3.3 海水“制碱” 课件(共24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0次 大小:108818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海水,24张,课件,制碱,一册,教版
  • cover
(课件网) 海水“制碱” 氨碱法制纯碱 纯碱的性质 内容提要 1 2 学习目标 1.认识纯碱等盐类物质的重要性质,认识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2.知道工业制纯碱的化学反应原理,引领学生分析原理树立元素守恒观,提高化学认识; 3.了解纯碱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海水“晒盐” 工业盐 纯碱 NaCl Na2CO3 ? 思考:NaCl转化为Na2CO3,物质的元素组成发生了什么变化?需要哪些原料? 一、氨碱法制纯碱 盐水 精制 饱和 食盐水 吸氨 饱和 氨盐水 碳酸 氢钠 氨碱法制纯碱过程 2NaHCO3 === Na2CO3+CO2↑+H2O △ NaCl+NH3+CO2+H2O === NaHCO3+NH4Cl 纯碱 碳酸化 过滤 热解 答:氨气是一种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其水溶液显碱性,更易吸收二氧化碳,且吸收的量也较食盐水多。 思考1:为什么要先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制成饱和氨盐水,再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 答:碳酸氢钠,因为在同样的条件下,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比氯化铵小,易结晶。 思考2:氨盐水吸收二氧化碳后生成的碳酸氢钠和氯化铵,哪种物质首先结晶析出?为什么? 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CaCO3 === CaO + CO2↑ 高温 以石灰石为原料制取二氧化碳 1926年,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在氨碱 法的基础上,发明了将制碱与制氨 结合起来的联合制碱法(又称侯氏制 碱法)。侯氏制碱法保留了氨碱法的 优点,克服了其缺点,促进了世界 制碱技术的发展。 碳酸钠(Na2CO3) (1)俗名:纯碱、苏打; (2)纯碱不是碱,是盐(水溶液显碱性); (3)用途: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 碳酸氢钠(NaHCO3) (1)俗名:小苏打; (2)性质:能溶于水,受热易分解; (3)用途:灭火、焙制糕点、制造饮料、治疗胃酸过多。 二、纯碱的性质 实验探究:纯碱的性质 1.与酸碱指示剂的作用 现象:碳酸钠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滴加酚酞后,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结论:碳酸钠易溶于水,溶液显碱性。 2.与酸反应 现象:试管中有气泡产生,燃着的木条熄灭。 结论:纯碱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思考:稀硫酸与碳酸钠反应的现象是否会与上述一样呢? 3.与氢氧化钙反应 现象: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结论:纯碱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 4.与氯化钡反应 现象: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结论:纯碱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 2HCl + Na2CO3 === 2NaCl + H2O + CO2↑ Ca(OH)2 + Na2CO3 === CaCO3 ↓+ 2NaOH Na2CO3 + BaCl2 === BaCO3↓+ 2NaCl H2SO4 + Na2CO3 === Na2SO4 + H2O + CO2↑ 上述实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观察这些反 应,它们有 什么共同 点吗? 如:CuSO4 + Ca(OH)2 === Cu(OH)2↓ + CaSO4 Na2CO3+2HCl === 2NaCl+H2O+CO2↑ 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满足以下一点即可): ①有沉淀生成 ②有气体生成 ③有水生成 复分解反应 实质:离子间相互结合,生成难溶性的碱或盐、不稳定的酸(分解放出气体)或水。 CO32-、HCO3-的检验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NaHCO3 + HCl === NaCl + H2O + CO2↑ 某物质 +HCl 产生气体 变浑浊 +Ca(OH)2 CO2 CaCO3 碳酸盐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课堂小结 海水“制碱” 氨碱法制纯碱 纯碱的性质 流程 纯碱的用途 碳酸氢钠的性质和用途 碱性 与酸反应 与氢氧化钙反应 与氯化钡反应 复分解反应 知能训练 1.下列有关氨碱法与侯氏制碱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这两种方法都利用了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不同进行分离 B. 侯氏制碱法比氨碱法制碱的工艺更绿色环保 C. 所用盐水都是除去杂质后的精盐水 D. 其产品纯碱是一种用途广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