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518256

2021-2022学年度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1春

日期:2024-05-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5次 大小:8704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2021-2022,学年度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 cover
1 春 知识与能力 1.理解并积累“朗润、酝酿、抖擞、花枝招展”等词语。 2.掌握相关的作家作品常识,了解散文这种文体的特点。 3.领悟课文朴实清新、准确生动的语言,学习文章抓住景物特点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描写景物的方法,体会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 4.深入学习文中出现的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了解其表达效果。 过程与方法 1.课前布置学生去搜集关于春的诗文、成语,以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增加知识积累。 2.播放朗读音频,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课文,通过反复诵读来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3.在朗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行文思路,划分结构层次。 4.运用合作、探究的方法,品味优美的语句,揣摩关键词句在文中的含义,把握春草、春花、春雨、春风等景物的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深刻感悟作者对春天的热爱、赞美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激发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读准字音,疏通词句,正确朗读课文,全面把握文章大意和思想感情。 2.学习比喻、拟人等常用的修辞手法,了解其表达效果并学会灵活运用。 教学难点 1.结合课文实例,讲清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特点和作用。 2.结合具体文段,品味朴实清新的语言,体会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春天是一个令人神往的季节,它展现了美丽的世界,带来了崭新的希望,充满了诗情画意。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都喜欢书写春天,描绘春天,赞美春天。今天,我们就跟随散文家朱自清先生,走进美丽的春光中去感受一番吧! 二、自主预习 1.作者介绍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文艺论著《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等。其散文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著称,代表作有《春》《荷塘月色》《背影》《绿》等。 2.背景资料 《春》是朱自清的散文名篇,写作时间大约在1932年下半年或1933年上半年,最初发表于1933年7月,此后长期被中国中学语文教材选用。1932年7月,朱自清漫游欧洲五国归来,出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不久便与陈竹隐女士结为夫妻;1933年4月又喜得贵子。这一段时间,他遭逢人生三大喜事,心境愉悦,从《春》这篇文章就体现出了他乐观向上的态度。在这篇“贮满诗意”的“春的赞歌”中,饱含着作者特定时期的思想情感,表现了他骨子里的传统文化积淀和他对自由境界的向往。 3.知识链接 (1)散文。 散文专指用凝练、生动、优美的文学语言写成的叙事、记人、状物、写景、喻理的短小精悍的文艺性文体。散文的创作,常常是撷取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片段或点滴小事,甚至一个小小物件来寄托作者的情思,表达主观感受,流露某种意愿、希望和追求。其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意境深邃,语言优美,选材范围广泛,表现形式灵便轻捷,行文活泼自由,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无一不可。但无论选取哪种文体,其行文都必须围绕一条线索展开。常见的线索包括事物线索、人物线索、情节线索(事件线索)、情感线索、事理线索、空间线索以及时间线索等。根据表达方式的不同,散文可分为记叙性散文、抒情性散文和议论性散文。 (2)比喻。 比喻就是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的修辞手法。恰当地使用比喻,能使描写更加生动形象,把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把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比喻有明喻、暗喻、借喻三种类型。 明喻: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和喻体(用来做比喻的事物)之间用“像”“好像”“仿佛”“如同”“……似的”等比喻词连接。 暗喻:本体和喻体之间用“是”“就是”“变成”“成为”“等于”等词语,或者用破折号来连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