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54038

自学导航——第2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自测题

日期:2024-06-11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2次 大小:31789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自学,导航,2章,物质,转化,材料
  • cover
第2章 自测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某地新建立了一个垃圾发电厂,可以实现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在运来的第一批垃圾中,含有废铝线、一次性塑料餐具、果皮和废旧报纸等。其中属于金属的是( ) A.废铝线 B.一次性塑料餐具 C.果皮 D.废旧报纸 2.人的汗液中含有氯化钠,手摸过物体后,手指纹线上的汗液就会留在物体上。因此,法医做指纹鉴定时,可选用的试剂是( ) A.酸碱指示剂 B.AgNO3溶液 C.酒精 D.碘酒 3.据《新科学家》杂志网站报道,欧洲航天局科学家利用“火星快车”探测器探测到火星上有甲烷存在,这可能是火星上存在生命的有力证据。这是因为甲烷属于( ) A.氧化物 B.单质 C.无机物 D.有机物 4.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成功的是( ) A.闻气味鉴别酒和醋 B.用含氧化钙的干燥剂制取石灰水 C.用食醋鉴别蔗糖和食盐 D.用灼烧的方法鉴别蚕丝和化学纤维 5.如图表示了初中科学中一些常见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部分反应条件已省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利用反应①可制得烧碱 B.圈I中发生的反应都是分解反应 C.利用反应②可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D.图Ⅱ中的化学反应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6.下表中不能根据分类依据得到分类结果的是( ) 选项 分类依据 分类结果 A 固体有无熔点 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B 物质是否由同种 元素组成 可分为混合物和化合物 C 动物有无脊椎骨 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D 氧化物是否含 金属元素 可分为金属氧化物和 非金属氧化物 7.把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在CO2气体中,石蕊试纸不变色。将CO2气体通人滴有石蕊指示剂的水中,溶液变红色。再将该溶液敞口加热一段时间,发现溶液的红色褪去,冷却到原温度后,再次通入CO2,溶液又变红色。上述实验现象不能说明的是( ) A.CO2能和水发生化学反应 B.CO2的水溶液具有酸性 C.加热能使CO2水溶液的酸性减弱 D.CO2具有酸性 8.中国科学院院士钱逸泰等人以CCl4和金属钠为原料,在700℃的温度下合成了纳米级金刚石粉末,同时还生成另一种物质X。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物质X是单质 B.上述反应是置换反应 C.CCl4属于有机物 D.金刚石是非金属单质 9.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区别以下两组液体:烧碱溶液和蒸馏水、稀硫酸和硝酸银溶液。这种试剂是( ) A.碳酸钠溶液 B.氯化铜溶液 C.氯化钡溶液 D.硝酸铜溶液 10.若某种元素的化合价在化学反应前后发生了变化,则该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下列化学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ZnO+ H2SO4====ZnSO4+H2O B.Fe2O3+3CO2Fe+3CO2 C.Na2CO3+2HCl====2NaCl+ H2O +CO2↑ D.CaCO3 CaO+ CO2↑ 11.将硫酸铜、氯化镁、氢氧化钡溶液两两混合后,产生的沉淀有( ) A.两种 B.三种 C.四种 D.五种 12.下列物质不能用稀盐酸浸泡除去的是( ) A.盛石灰水后留下的白色固体 B.用足量氢气还原氧化铜后留下的红色物质 C.氢氧化钠与氯化铁溶液反应后留下的红褐色固体 D.用足量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后留下的黑色物质 13.在如图所示装置中通人X气体,并在管口P处点燃,若实验结果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X可能是( ) A.H2 B.CO C.CO2 D.O2 14.下列括号中的物质是除去杂质所用的试剂,其中错误的是( ) A.CaO中有少量CaCO3 (盐酸) B.H2中有少量HCl(苛性钠溶液) C.FeSO4溶液中有少量CuSO4 (铁粉) D.CO2中有少量CO(灼热的氧化铜) 15.小华同学的作业本上写有下列物质的转化设计方案,你认为能够实现的是( ) 16.下列关于实验过程的评价正确的是( ) A.某无色溶液中滴人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该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 B.某溶液中滴加BaC12溶液,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C.检验氢气纯度时,将试管口移近火焰,没有爆鸣声,表明氢气纯净 D.检验烧碱溶液中是否含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