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564072

5 孔乙己 课件(共17张PPT)

日期:2024-05-17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4次 大小:52252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孔乙己,课件,17张,PPT
  • cover
(课件网) 小说往往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表现社会生活。小说中人物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常常能折射出世态人情和时代风貌。这个单元的小说题材多样,意蕴丰富,人物形象鲜明,读来令人难忘。 学习本单元,要在梳理情节、分析人物形象的基础上,对作品的内容、主题有自己的看法,理解小说的社会意义。还要学习欣赏小说语言,了解小说多样化的风格。 单元目标 5.孔乙己 鲁迅 任务一 整体阅读 1、默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小说人物档案。 小说人物———孔乙己 外貌特征: 典型事件: 任务印象: 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与酒客争辩;教小伙计识字;分茴香豆给孩子吃;最后一次到酒店喝酒。 好“喝”懒做、穷困潦倒、死要面子、迂腐善良…… 任务一 整体阅读 2、说说孔乙己姓名的由来,鲁迅给本篇小说人物取名“孔乙己”的深意。 “孔乙己”是别人“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取出的一个绰号。可见孔乙己是个连姓名都不被人关注的可有可无的小人物,这个绰号暗示了他的悲剧命运。 另外,“孔”姓容易让人想到“孔儒”,孔乙已读书落魄、好“喝”懒做、穷酸迂腐,成为人们的笑料。这个绰号蕴含着鲁迅先生对孔孟之道的反思和批判。 任务二 人物形象 1、孔乙己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课文中的具体描写,参照下列专题提示,联系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谈谈你的理解。 ①孔乙己的两次付钱的动作。 ②孔乙己的两次争辩。 ③掌柜和酒客的对答。 ④“大约”与“的确”的矛盾。 ①孔乙己的两次付钱的动作 便排出九文大钱。 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 (一处用“排”,一处用“摸”,分别传达出孔乙己怎样的境况?) (孔乙己)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排”字是孔乙己向别人展示钱的慢镜头动作,表现了他向别人炫耀的得意心理。 “摸”字展现出他掏钱的缓慢动作,这一动作表现了他被打后行动不便的状况以及窘迫的处境。 从“排”到“摸”,前后对比鲜明,表现了他每况愈下的悲惨境地。 ①孔乙己的两次争辩 第一次争辩———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第二次争辩———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 (孔乙己)第一次争辩是在孔乙已偷书被打的事情被揭穿后。他用“污人清白”辩解,但之后就说不下去了,写出他急于为自己辩解但又理屈词穷的窘境。他用“窃”为“偷”的行为辩解,“窃”和“偷”意思相同,只是文言和白话的区别,他为了面子,利用读书人的身份为偷窃行为做掩饰,显示出他的自命清高、迂腐不堪和自欺欺人。三个省略号表现了他的迟疑与词穷,反映出他的心虚。 第二次争辩是在他被打折腿后,被掌柜取笑时。此时孔乙己已经无意争辩,一句“不要取笑”、一个“!”传递出他强烈的息求放过之意。他勉强说出“跌断,跌,跌……”这句最后的谎言,然而终觉无地自容,无法将话说圆。两次争辩体现了孔乙已的可笑与可怜。 ③掌柜和酒客的对答 掌柜:“孔乙己长久没有来了。还欠十九个钱呢!” 酒客:“他怎么会来?……他打折了腿了。” 掌柜:“哦!” 酒客:“他总仍旧是偷。这一回,是自己发昏,竟偷到丁举人家里去了。他家的东西,偷得的么?” 掌柜:“后来怎么样?” 酒客:“怎么样?先写服,后来是打,打了大半夜,再打折了腿。” 掌柜:“后来呢?” 酒客:“后来打折了腿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