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0565548

辛亥革命 课件(19张PPT)

日期:2025-04-12 科目:历史与社会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5次 大小:133632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辛亥革命,课件,19张,PPT
  • cover
(课件网) 课标要求 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狭义:指1911年的武昌首义和各省响应。 广义:包括从1894年兴中会成立到1913年讨袁的“二次革命”失败那19年间的革命。 一、历史背景 孙中山说:“自今日(指同盟会成立日)始,吾等之非清朝人矣!”孙中山为什么说自己不是清朝人?(“学习思考”P50) (清朝是当时中国的政府,中国是一个国家,因此清朝与中国的关系是政府与国家的关系。) 孙中山说自己不是清朝人,是因为他立志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政权。 结与国之欢心 量中华之物力 社会原因:清王朝的反动卖国本质逐渐暴露。P50   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1901年至1911年,全国新设立的厂矿有320多家,资本总额1亿多元,是以前三十余年的两倍多。 ———人教版《中国近现代史》(上册) 物质和阶级基础: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队伍壮大 吴玉章回忆说:“无论光复会也好,华兴会也好,都缺乏明确而完备的纲领,更没有严密的组织,而且都受地方性的局限,不足以领导全国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 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与政党成立 辛亥革命时期的漫画《葫芦尚未捺下,瓢儿又起来了》,图中的寓意是什么? 漫画中的“葫芦”喻指四川保路运动,“瓢”喻指湖北武昌起义,它预示着清朝统治面临崩溃,革命的时机已经成熟。 军事准备:黄花岗起义等推动革命高潮的到来 一、历史背景 二、主要成果 武昌起义后各地纷纷响应,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18个行省,5个将军辖区,两个办事大臣辖区 辛亥革命事过数年后,孙中山回想起当年的情景时,曾直言不讳地说:“武昌之成功,乃成于意外。”革命党人的起义,只有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除了革命党人的前仆后继,满清的崩溃还离不开清政府的顽固保守、立宪派的孜孜以求、保路潮的推波助澜,还离不开康有为的维新探索、梁启超的改良思考、谭嗣同的变法牺牲,还离不开魏源的《海国图志》、严复的《天演论》、容闳的《西学东渐记》… ———《辛亥这条路之革命党人》 1911年12月29日,宣布独立的17省代表推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思考:为什么武昌起义时不在国内,两个多月后从美国回来“不名一文”的孙中山被选为临时大总统? 传说中的三个自信:一是资格最老,创建了第一个革命组织兴中会;二是声望最大,辛亥革命前策动过十次起义;三是理论最全,最早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设想,并创立了“三民主义”理论。 还有两个重要的外部原因:第一、黄兴明确表示“请速由代表会议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第二,代表们选孙还有一个不大说得出口的原因。那就是,他们以为孙中山集齐淘宝五福回来的,有钱,能给大家发红包! 思考:为什么是“临时大总统”、“临时政府”、“临时参议院”? 因为战争未了,没有可能按民主共和程序制定宪法和选举法,并依法产生参议院和政府。 阅读课本52页,思考:为什么说南京临时政府是资产阶级共和政府? 第一、临时政府中,既有立宪党人,也有官僚军阀,但革命党人占着主要的地位(实权)。 第二、临时政府实行的政治体制,是按照欧美国家三权分立的原则确立的。 第三、临时政府颁布了许多除旧布新的法令法规,体现了新生国家政权的精神面貌, 有利于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和近代民主政治。 第四、《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一、历史背景 二、主要成果 三、历史功绩 袁世凯就任大总统 为什么华盛顿不贪恋权位,值得赞扬,而孙中山让位却被斥之为“妥协”呢? 一是袁世凯后来称帝,二是以革命的目的就是政权来衡量。 (1)袁世凯在直隶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