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0572879

第九课 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 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5-09-23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教案 查看:85次 大小:14131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第九,科学,思维,创新,能力,教案
  • cover
授课章节 第九课 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 授课日期 授课题目 第九课 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 授课类型 理论课 讨论课 授课时数 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科学思维对提高人生发展能力的作用。2、不断创新对提高人生发展能力的作用。 能力目标 掌握科学思维方法,提高创新能力,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创新。 情感目标 注重实践、勇于探索、科学思维、开拓创新。 教学重点 辩证思维方法。2. 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教学难点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情境讨论法、案例教学法。 板书设计 一、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1.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对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指导作用。2.如何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1)必须以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2)要求我们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3)要求我们遵循形式逻辑的要求,正确地运用形式逻辑。(4)要求我们不断进行思维创新。二、科学思维方法与人生发展能力1.科学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工具,能帮助我们不断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2.在学习和实践中加强科学思维训练。三、现代青年必须具备创新能力1.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2.创造性思维是现代新思维的主要特征,科学思维就是创新思维。3.创新能力的内涵及实质。 4.创新能力对当代青年成长的作用。四、运用科学思维提高创新能力1.思维创新的内涵。2.提高创新能力,要学会把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结合起来。3.中职生应如何培养创新精神?(1) 热爱生活、关注生活、享受生活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2) 培养自信心,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冒险精神,是形成创造力的必要条件。(3) 敢于提出问题、善于提出问题,是激发创造力的有效途径。 教学过程 时间分配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目的 引入 「」分钟 教师课前布置学生分组结合教材所给材料———被斥责的勤奋”排练小品。学生表演小品:“被斥责的勤奋”(教师对参加表演的学生加分,计入平时成绩。)教师:为什么“勤奋”被斥责?学生:讨论(略)。教师:“被斥责的勤奋”故事中的导师是在强调思考和培养科学思维方法的重要性。 新课 「」分钟 一、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板书)教师:人们要正确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必须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教材中“事例一”蔡伦如何解决造纸的难题?“事例二”那位发明工人是怎样在“无用”中想到了“有用”, 发明了“吸水纸巾”的?教师:蔡伦解决造纸的难题,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进行了思维创新;那位发明“吸水纸巾”的工人,在“无用”中想到了“有用”,全面地看问题,运用了辩证思维。上述两则事例,都体现了科学思维方法在造纸技术创新中的作用。1.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对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板书)教师: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对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什么指导作用?2.如何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板书)(1)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必须以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教师: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我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论基础。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我们的思维能够更加自觉地走向科学的思维。(2)培养科学思维方法,要求我们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教师:辩证思维就是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其实质与核心是运用矛盾分析法,从对立面的统一中把握事物。辩证思维方法是人们进行辩证思维的逻辑工具,是科学思维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第93页中提到的“太冲穴”的发现运用的是什么思维方法?教师:我们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来观察和处理问题,只看局部,不见整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应当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教师:辩证思维的方法有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