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市二期课改小学美术教材(上教版)教学设计方案 第一册 第一单元 (写生的快乐) 课题名称:我喜欢的自行车 教学类别: 绘画 课时建议:约1—2 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自行车的结构和造型特点,学会用观察与比较的方法写生自行车及其细节。 过程与方法:在观察与分析自行车造型特征过程中,学习由整体观察、比较到局部细节表现的写生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自行车结构的造型美,体验细节刻画的乐趣,喜欢自行车这一环保的交通工具,加强交通安全意识。 教学重点:用观察比较的方法写生自行车。 教学难点:自行车整体结构与细节的表现。 教学准备: 学具: 铅画纸或色纸、勾线笔等 教具: 有关图片、自行车、学生作品、课件等 作业要求: 基础层面: 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写生一辆自行车,并画出整体特征与细部结构。 拓展层面: 能刻画细节,并注意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使画面线条组织有疏密变化。 教学过程: 1、 观察与尝试 1、教师介绍自行车(录像或图片),简介自行车的发展史。了解自行车是环保的交通工具。 2、学生尝试简笔画自行车。 3、学生观察自行车实物或图片,说说自行车的造型特点及各部件的外形结构。 师生小结:自行车主要由两个车轮、一个三角架、车把、车座、牙盘(飞轮)、脚踏版组成。还有挡泥板、车框、车铃、书包架、钢丝等组成。 二、演示与欣赏 1、出示学生优秀作品,观察,表现了哪些细节? 师生总结要点:自行车 结构复杂零件多;前后穿插层次多; 整体观察再表现;局部细节来刻画。 2、师生共同演示:写生自行车 ① 表现主要组成部分,注意基本形和比例关系; ② 较细致地表现各个部分; ③ 刻画细节,并注意零件的穿插与疏密关系的表现 3、欣赏优秀学生作业,交流对自行车结构与细节表现的优点。 三、绘画与创作 1、作业要求: ① 写生表现自行车的造型特征,结构准确。 ② 刻画细节,注意各部件的穿插关系,有疏密变化 ③ 涂色,突出自行车主体 2、学生写生表现。 3、教师巡视,发现学习困难学生并及时提供帮助与指导。 四、展示与交流 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2、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欣赏同学作品,听听同学的设计介绍。 3、教师小结,点评不同层面的作品。评价内容: ① 自行车写生完整 ② 自行车的造型和比例结构是否准确 ③ 自行车的细节刻画是否细致 ④ 写生线条是否有疏密变化 4、拓展:欣赏概念自行车 创想自行车的功能,在写生的基础上想象添加。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