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59322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日期:2024-05-0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8次 大小:18089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阵子,陈同甫,赋壮,寄之,辛弃
  • cover
(课件网) 爱国词人———辛弃疾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豪放派词人和爱国者、军事家和政治家,与苏轼齐名,号称“苏辛”,与李清照一起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是开一代词风的伟大词人,也是一位勇冠三军、能征善战、熟稔军事的民族英雄。他的词作“大声镗鞳,小声铿鍧,横绝六合,扫空万古,自有苍生所未见”,已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他在苏轼的基础上,大大开拓了词的思想意境,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其诗文亦有足称道者,特别是其文“笔势浩荡,智略辐凑,有权书衡论之风”。 辛弃疾的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 陈同甫,名亮。是辛弃疾的志同道合的好朋友。陈同甫才气超群,喜谈兵,志存经济,重许可,人人见其肺肝。辛弃疾退居上饶,陈氏相访,二人同游鹅湖,纵论天下恢复之事,皆以气节自负。过后,陈亮有《贺新郎》词记其事。辛弃疾亦有数词寄之,其《贺新郎》云:“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可见,二人志同道合,均是试图补天的爱国志士。刘熙载说:“陈同甫与稼轩为友,其人才相若,词亦相似。”这首《破阵子》大约也是写于这一时期。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一、二句写了“我”的哪些活动?梦见了什么? 2.三、四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什么? 3.“沙场秋点兵”中哪个字用得好? 第一句连用三个连续的、富有特征的动作———挑灯”、“看剑”、“吹角”,塑造了一个壮士的形象。“醉”和“梦”表现出战斗的场景是回忆出来的。 对偶。突出表现了雄壮的军营,表现了将军及战士们高昂的战斗情绪。 “秋”,写出了肃杀的气氛和作战时的季节 。 4.“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的意思是 5. 哪些句子写战争的画面?哪些句子写了作者统一祖国的愿望?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嬴的声后名。 把好牛肉八百里分给将士们享用,雄壮的五十弦被将士们演奏得此起彼伏,军营里一片欢腾。 7.作者为什么会发出“可怜白发生”的慨叹? 8.这首词首尾两句写实,“梦回”以后进入梦境,过片不变,形成了激情不可遏制,放纵奔流的效果。 作者一生抗金收复失地,连梦中也不忘抗金的战斗生活,但由于朝廷的无能,自己的理想难以实现,当看到两鬓新生的白发,感到自己已入暮年,空有一身凌云壮志,“报国欲死无战场”只能在沉醉后驰骋沙场,心中不由涌起壮志未酬的悲情。 词中着力铺写的梦中景象,沙场点兵、弯弓走马等,场面壮阔,意气豪放,与醉中挑等看剑、人老白发平添的现实形成了强烈对比,所以说这首词是“以壮衬悲”。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这首词表面上颂扬孙权,实际上是对朝廷的讽刺。 这叫借古讽今。 该词时空纵横开阖,气势宏大,融典故入词, 毫无斧凿印迹, 寄情委婉深沉,与典故合而为一,达到很高的艺术境界。 【名句】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风格 风格 风格 风格 风格 这是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的一首词。他在带湖居住期间,闲游于博山道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