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593313

第20课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 课时练习(含答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5次 大小:142254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人民,英雄,20课,永垂不朽,瞻仰,首都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0课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课时练习 一、积累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矗立(chù) 五卅(sà) 旌旗(jīn) B.挑衅(xìn) 重幔(zhònɡ) 奠基(diàn) C.镏金(liú) 瞻仰(zhān) 发髻(jì) D.上溯(shuò) 天堑(qiàn) 庑殿(wǔ)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当天傍晚,毛主席率领全体政协委员为纪念碑举行了庄严隆重的奠基礼,毛主席亲自执锨铲土,为纪念碑奠定基石。 B.它向征着先烈们的丰功伟绩,标志着全国人民对先烈的怀念。 C.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锤不朽! D.整个纪念碑的造形使人们感到既有民族风格,又有鲜明的新时代精神。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人民英雄纪念碑矗立在广场南部,和天安门遥遥相对。 B.纪念碑象征着先烈们的丰功伟绩。 C.为新中国成立而献身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D.治理雾霾,政府目前当务之急是迅速采取节能减排措施,引导公众养成低碳的生活习惯。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这些大浮雕高约2米左右,合在一起共长40. 68米。 B.这些花朵象征着英雄们品质高尚、纯洁,表示全国人民对他们的永远崇敬和敬仰。 C.远远望去,在一座雄伟峻峭的山的半山腰里,游击队员们正穿过高大的树林和茂密的青纱帐,去和敌人战斗。 D.画面上人物的形象,表现出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 5.下列句子的表达方式有一句与其他三句不同,这一句是( ) A.我从东长安街向天安门广场走去,未进入广场就望见纪念碑。 B.浮雕上,号兵吹起冲锋号;指挥员右手高举,连连向高空发射信号弹…… C.我踏着花岗石铺成的台阶,到了第二层平台。 D.看完了所有的浮雕,我又一次瞻仰了“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几个大字和碑文。 6.读下面咏牡丹的诗句,选出与人民英雄纪念碑小碑座四周雕刻牡丹的寓意相同的一项 ( ) A. 长安豪贵惜春残,争赏街西紫牡丹。(唐·裴潾) B.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唐·刘禹锡) C.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唐·白居易) D. 去春零落暮春时,泪湿红笺怨别离。(唐·薛涛) 7. 学校准备开展“厉害了,我的国”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完成下列任务。 【标语设计】为烘托活动气氛,请根据对联知识,结合活动主题和下面划线句子拟写标语下半部分。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在近代反抗外族侵略中,众多烈士抛头颅洒热血,其丰功浩气长存,其伟绩万古流传,我们将铭记于心。展望未来,我们要弘扬英雄的精神气概,将先辈为之奋斗的伟大梦想永铸心灵,立志成长为国家栋梁之材。 上句:铭记烈士丰功伟绩,浩气长存 下句:_____ 【主题设计】请仿照示例自选一个节日,补充活动主题。 清明节:祭奠英灵,缅怀先烈 劳动节:体验劳动,歌唱明天 端午节:_____ 国庆节:_____ 中秋节:_____ 【例句仿写】中华民族是一个风里来雨里去的铁骨铮铮的男子汉:蜿蜒的长城,是他有力的臂膀;肥沃的土地,是他黄色的皮肤;_____,_____。 【材料探究】 材料一: 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英法美等列强逼迫清政府签订了《北京条约》;1895年,甲午战争结束,日本帝国主义逼迫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1901年,英法美等八国联军攻下北京,逼迫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三个不平等条约让中华民族背负了沉重的包袱,承受了无尽的屈辱。 材料二: 当今,泱泱大中华已是世界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二大经济体,强大起来的中华民族再不会逆来顺受。2018年3月2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中国航空航天、信息通信技术、机械产品等加征25%的关税,并限制中国企业对美投资并购和制裁相关中国公司,对中国贸易正式宣战。2018年4月4日,中国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