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598014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课件(共41张PPT+视频)

日期:2024-05-19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89次 大小:12267041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5课,青铜器,甲骨文,-课件,41张,PPT+
    (课件网) 第二单元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1909年8月,白鸟库吉在《东洋时报》上发表文章《中国古传说之研究》,提出“尧舜禹抹杀论”。 王国维提出“二重证据法” 运用地下之新材料与古文献记载相互印证,以考量古代历史文化的方法。 白鸟库吉 王国维 司母戊鼎 甲骨文 四羊方尊 青铜器的发展历程 发 展 历 程 出现: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已经出现了青铜器。 发展:到了夏朝,青铜器的种类逐渐增多。 发 展 历 程 发展历程 盛行: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西周时期青铜器种类更加丰富,大量用于祭祀。 商周时期是青铜文明的辉煌时期,主要有哪些青铜器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 食器、水器、酒器等。 鼎:煮食物、祭祀的器具。 爵和觚:盛酒器。 盉:盛酒器,调酒器。 斝:温酒器,也用作礼器。 壶:用于盛水、盛酒。 鉴:盛水器。 盘:盛水器。 主要用途 商周时期,其他青铜器 主要用途 主要用途 主要用途 依据材料可知,商周时期,不同等级的人们用到的青铜器种类及数量不同。材料一说明不同阶层用到鼎的数量不同。材料二说明身份高和身份低的人用到的器物是有区别的。 商周时期的青铜器逐渐成为王公贵族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象征,礼器的类型和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材料一 “天子九鼎,诸侯七,卿大夫五,元士三也。” ———《春秋公羊传注疏》 材料二 “贵者献以爵,贱者献以散。” ———《礼记·礼器》 从材料来看,铸造青铜器的主要元素有哪些? “金有六齐,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斧斤之齐。四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戈戟之齐。参(三)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大刃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二,谓之削杀矢之齐。金锡半,谓之鉴燧之齐。” ———《周礼·考工记》 锡。 制作工艺 司母戊鼎,1939年3月出土于河南安阳侯家庄武馆村。此鼎形制雄伟,重832.84千克,高133厘米、口长112厘米、口宽79.2厘米。司母戊鼎初为乡人私自挖掘,出土后因过大过重、不易搬迁,私掘者又将其重新掩埋。司母戊鼎在1946年6月重新出土,当时村民锯下一只鼎耳,由于历史原因无法找到,现在看到的完整鼎耳是后来补铸上去的,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制作工艺 四羊方尊,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商朝晚期青铜礼器,是中国现存商代青铜器中最大的方尊,高58.6厘米,重34.6千克。曾遭到日机轰炸,经过战火洗礼后,修复获得重生。整个器物鬼斧神工,显示了高超的铸造水平,被史学界称为“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位列十大传世国宝之一。 制作工艺 利簋,又名“武王征商簋”,西周早期青铜器。1976年出土于陕西省临潼县零口镇,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利簋通高28厘米,口径22厘米,重7.95千克。器内低铸铭文4行32字,记载了甲子日清晨“武王伐纣”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利簋是已发现的最早的西周青铜器之一。 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是商朝时期的大型青铜器,利簋是西周早期的青铜器。器内铸有铭文,像这种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古人称之为“金文”。 甲骨文 含义 发现 1899年,清朝人王懿荣首次发现甲骨文,此后在河南安阳殷墟、陕西、山东等地出土了大量商周时代甲骨。 王懿荣 发现、收集、研究甲骨文的第一人,国际上将他发现“龙骨”刻辞的1899年作为甲骨文研究的起始年。 发现 商代有字甲骨约15万片,单子计4 400个以上,已经识别的字在1 500个以上。 内容 甲骨文记载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 内容 商人占卜流程图 人 大 造字方法 上 休 河 问 明 人 大 造字方法 上 造字方法 造 字 方 法 休 从 会意:把两个独体字结合起来表示新的意义。 造 字 方 法 河 问 形声:用声符来注音,用一个字表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