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5991

《老王》

日期:2024-06-0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40次 大小:1375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老王
  • cover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老王》导学案 课时:2课时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整体把握全文结构,学习作者将零散的材料组织起来展现人物形象特点。 2、全面理解课文内容,体味作者独特的语言风格 过程与方法: 1、朗读课文,揣摩重点语句的含义,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 2、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联系现实,引导学生关注他人,关注社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作者对不幸者的同情与关爱,培养学生的同情心。 2、感受作者在文章中流露的平等意识和人道主义精神。 学习重点: 理解课文如何细致刻画人物形象。 把握老王的性格特点。 以人物为中心,通过对其个性与命运的关注,了解普通人在特定时代所表现出的人格追求。 学习难点: 学习劳动者的优良品质,树立平等观念和人道主义精神。 教学过程: 预习导学: 1、给加点的字注音 伛( ) 攥( ) 翳( ) 塌败( ) 取缔( ) 惶恐( ) 骷髅( )滞笨( ) 愧怍( ) 2、为下列形近字注音组词 塌( ) 僻( ) 蹋( ) 避( ) 谛( ) 凑( ) 缔( ) 揍( ) 3、指出下列语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在后面的括号内 (1)老王常有失群落武的慌恐,因为他是单干户。 ( ) (2)每天清辰,老王抱着冰上三楼,带我们放入冰箱。 ( ) (3)我女儿说他是夜盲证,给他吃了大瓶的鱼杆油,晚上就看得见了。( ) 4、选出下列句子中引号不同类的一项是( ) A.那时候他“脑袋慢”“没绕过来”“晚了一步”,就“进不去了”。 B.老王只有一只眼。另一只眼是“田螺眼”,瞎的。 C.“文化大革命”开始,默存不知怎么的一条腿走不得路了。 D.幸亏有一位老先生愿把自己降格为“货”,让老王运走。 学习过程: 一、导入 在生活中,你关注得最多的是什么人?为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并收集课文的相关信息 (1)课文介绍了老王的哪些情况?并用一个字来概括他的生活。 (2)老王生活“苦”,那精神上呢?看课文中一幅脸的特写,这是一张怎样的脸,你能描述一下吗? (3)提问:本文记叙了与老王交往过程中的哪几件事?你认为老王是个怎样的人? (4)了解文中另一个人物———作者。 提问:你认为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具体体现在哪些地方? 2、小结 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文章,作者记叙了自己从前同老王交往中的几个片段,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是一个荒唐动乱的年代,作者夫妇被认为是“反动学术权威”。但是,任何歪风邪气对老王都没有丝毫影响,他照样尊重作者夫妇。 三、合作探究 1、老王所做的哪一件事最使你感动?老王为什么在去世前给“我”送香油、鸡蛋?这件事体现了老王怎样的性格特点?这件事是详写还是略写?为什么这样安排?这一点对你写作有什么启发 2、老王临死前给“我”送香油、鸡蛋,作者从哪几方面来描写此时的老王? 3、老王说“我不是要钱”,为什么最后还收了钱?体现了他的什么品质? 4、作者一家对老王非常关心、爱护,你觉得除了性格善良之外,还要有怎样的精神才能做到尊重和关心像老王那样的不幸者?看到作者如此关心一个有残疾的车夫,你有什么感受 5、对课文结尾一句话,应该怎样理解 作者为什么会感到惭愧呢? 四、品味语言 学法指导 散文学习重在对语言的品味。语言品味须细读课文,走进文本,抓住重点词语、句子,结合上下文的语言环境,联系与文章有关的作者的生平经历,才能品出言中之意以及言外之意,才能走近作者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才能读出自己的深厚感悟。 对课文感悟最深的地方进行圈点勾画,并写上自己的评语或感受。 五、拓展性学习 阅读《老妪》一文,回答问题。 老 妪 ①那个老妪是一个卖茶蛋的老妪。在12月的一个冷天。在北京龙庆峡附近。儿子须做篇“游记”,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