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608483

第17卷 商业贸易、日常生活与村落城镇、居住环境(原卷+解析卷)—2022高考历史一轮单元复习卷(新教材通用版)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0次 大小:68575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通用,教材,新教材,复习,单元,一轮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7卷 商业贸易、日常生活与村落城镇、居住环境 (建议用时: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下图是在中国北魏墓葬中出土的拜占庭帝国阿纳斯塔修斯一世时期(491—518年)的金币,这种金币在中国出土数量很多。这一现象反映了 A.黄金为古代中国的流通货币 B.商品经济的高度繁荣 C.古代中西方密切的商贸联系 D.中国是世界贸易中心 【答案】C 【详解】北魏墓葬中出土了拜占庭帝国的金币,这说明当时中国和拜占庭之间存在经济往来,C项正确;古代主要的流通货币是铜钱,明中后期成为白银,排除A项;北魏时期,中国北方经济发展缓慢,排除B项;通过材料信息无法看出中国在当时世界中的经济地位,排除D项。故选C项。 2.据《阿拉伯通史》记载:“巴格达城的码头,有好几英里长,那里停泊着几百艘各式各样的船只,有战舰和游艇,有中国大船……市场上有从中国运来的瓷器、丝绸和麝香;从印度和马来群岛运来的香料、矿物和染料;从中亚细亚突厥人的地区运来的红宝石、青金石、织造品和奴隶;从斯堪的纳维亚和俄罗斯运来的蜂蜜、黄蜡、毛皮和白奴;从非洲东部运来的象牙、金粉和黑奴。”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巴格达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 B.阿拉伯人垄断东西方商业贸易 C.阿拉伯商人的贸易范围非常广泛 D.奴隶制是阿拉伯帝国扩张的基础 【答案】C 【详解】根据“市场上有从中国运来的瓷器、丝绸和麝香;从印度和马来群岛运来的香料、矿物和染料;从中亚细亚突厥人的地区运来的红宝石、青金石、织造品和奴隶;从斯堪的纳维亚和俄罗斯运来的蜂蜜、黄蜡、毛皮和白奴;从非洲东部运来的象牙、金粉和黑奴”可知,阿拉伯商人的贸易范围非常广泛,故C项与题意吻合。材料只提及巴格达一个城市,缺乏与其他城市的比较,故不能得出“巴格达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这一结论,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阿拉伯人垄断东西方贸易,排除B项;材料并未反映阿拉伯帝国的扩张过程,也并未提及奴隶制和阿拉伯帝国扩张的关系,排除D项。故选C项。 3.战国时,赵国铸造了大量的样式多样的青铜货币,其中布币是最主要的货币形式;还有为适应与燕齐交界地区的商业交往而铸的刀币,以及受秦国影响铸造时间较晚的圜钱。这反映了当时赵国 A.手工业技术很发达 B.具有工商立国思想 C.一度取得霸主地位 D.积极开展商贸活动 【答案】D 【详解】题干信息反映了战国时期赵国为适应商业发展的需要,铸造了样式多样的青铜货币,其中除最主要的货币布币外,还铸造了与燕齐地区商业交往的刀币和受秦国影响的圜钱等,可见赵国积极开展商贸活动,D项正确;AB两项在题干中无体现,故排除;C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故选D项。 4.根据《南京条约》,英国商人“勿论与何商贸易,均听其便”,而不必跟官办贸易机构打交道英国方面要求中国制定并颁布一部公平的、正式的进口关税和其他费用的则例,以便英商按例缴纳。这说明《南京条约》 A.反映英国打开中国市场的要求 B.导致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 C.使英国对华贸易居于出超地位 D.损害了中国贸易和司法主权 【答案】A 【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1842年《南京条约》中规定英国商人“勿论与何商贸易,均听其便”,而不必跟官办贸易机构打交道,要求“中国制定并颁布一部公平的、正式的进口关税和其它费用的则例,以便(英商)按例交纳”等,反映了工业革命后,英国对华倾销商品和贸易自由化的要求,打开中国市场的要求,A项正确;材料反映了英国打开中国市场的要求,没有体现《南京条约》导致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英国打开中国市场的要求,没有具体的贸易数据比较,无法得出“使英国对华贸易居于出超地位”的结论,排除C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