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613751

5.3节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 学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31次 大小:9554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5.3节,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学案
  • cover
第五章环境与发展 第三节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 自主梳理 一、建设主体功能区 1.建设主体功能区 (1)意义:建设主体功能区是生态文明理念下提出的国土开发和保护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规划促使区域发展由盲目追求经济增长, 转向依据主体功能因地制宜、有序开发。 (2)面临的问题 现存问题 内容 措施 适宜开发的土地少 今后可用于开发的土地面积不到 全国土地总面积的3% 集约利用土地,减少对土地的占用 自然资源分布不均 区域开发受自然资源实际情况制约 节约资源,提高利用效率,开发新能源 生态环境比较脆弱 中度以上生态脆弱区域占陆地面积的一半以上 提高已开发区域的空间利用效率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经济呈现多极化趋势,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区域 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缩小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2.主体功能区划分 (1)划分依据:根据地理国情和国土开发状况,我国的主体功能区划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城和禁止开发区域。 (2)优化开发区域:如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城镇体系完善,科技创新能力强,但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已经接近饱和,需要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城镇群的协调发展。 (3)重点开发区域:如兰州一西宁地区,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人口较为密集,城镇体系初步形成,虽然目前开发基础较弱,但未来的开发潜力大,是支撑全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增长极。 (4)限制开发区域:所限制的是大规模的工业化、城镇化开发,而不是所有的开发活动。限制开发区域分为两类:一类是农产品主产区,一类是重点生态功能区。农产品主产区耕地较多,农业发展条件较好,尽管也适宜开发,但从国家战略的角度出发,该区域的首要任务是保障我国的农产品供给。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环境脆弱,该区域必须将保护和修复环境放在首位 (5)禁止开发区域:包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遗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地质公园等,散布在上述三类开发区域之中。 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1.长江经济带 (1)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覆盖11个省级行政区,面积占全国的21%,人口和经济总量均超过全国的40% (2)长江经济带的优势和潜力 ①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长江经济带以长江为轴线,将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西部内陆资源富集地区联系起来,是承东启西的纽带。京沪、京九、京广等南北铁路干线在此交会,配合建设较完善的高速公路网,长江经济带接南济北,使我国南北经济成为一体。 ②资源储量充足,种类丰富:长江经济带地表水资源、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旅游区和生物基因宝库。 ③工业基础雄厚,产业优势明显:长江经济带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综合性工业地带,是我国最具活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 ④城市密集,市场广阔:上海、武汉、重庆是区域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对区域内经济发展有强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区域内城市密集,人口众多,居民收入水平相对较高,各种消费需求较大,市场广阔。 2.长江经济带的发展规划 (1)“一轴":以长江黄金水道为依托,发挥上海、武汉、重庆的核心作用。 (2)“两翼”:分别指沪瑞和沪蓉南北两大运输通道 (3)"三极”:指的是长江三角洲、长江中游和成渝三个城市群 (4)“多点”:是指发挥三大城市群以外地级城市的支撑作用 3.长江经济带的建设成效 (1)建设沿江绿色生态廊道: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放在首要位置。加强流域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和修复,增强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生态功能。 (2)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加快推进长江干线航道系统治理,提升长江黄金水道功能;统筹建设铁路、公路、航空、管道建设。 (3)推进新型城镇化、优化产业布局:发挥大城市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加快发展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统筹城乡发展。引导产业合理布局,增强自主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