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一章 感知与协调 第三节 听觉———耳的主要结构及其功能、听觉的范围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耳的主要结构与功能,并认识这些结构与功能的统一。 2.了解听觉的形成过程。 3.认识人类可听到的声频范围是有限的。 过程与方法: 通过模型观察认识到耳的结构与功能的统一。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辨认耳的主要结构,认识这些结构与功能的统一。 难点:了解听觉的形成过程。 三、教学准备: 教学器材:教师用:人耳模型或挂图、音频信号发生器。 教学资源:教学光盘。 四、教学过程: 情景1:当声波传到耳朵,我们会听到声音,耳朵是我们的听觉器官,那么,耳的构造是怎样的呢?通过耳朵哪些结构的作用才形成听觉的呢? 活动1:我们先来认识组成耳的主要结构的名称及其功能。 教材P168的活动11.21。观察耳的模型。(可利用教学光盘或挂图) 说明:① 人耳可分为三部分:外耳、中耳和内耳。 耳廓 鼓膜 耳蜗 外耳 中耳 听小骨 内耳 半规管 外耳道 鼓室 前庭 咽鼓管 ② 耳廓能收集声波。有些动物,如猫、狗等能够转动耳廓,从而来探测声源的方向。整个耳廓分布着丰富的血管和神经,人体患病时,在耳廓的某些部位有所反映,针灸这些部位,可以治疗疾病。 ③ 外耳道是一个弯曲的管道,长约2.5~3.5厘米,声波经外耳道传送到了鼓膜。 ④ 鼓膜是半透明的薄膜,呈浅漏斗状,凹面向外,边缘固定在骨上。经过外耳道传来的声波,能引起鼓膜的振动。鼓膜振动频率和声波振动频率完全一致。声音越响,鼓膜的振动幅度也越大。 ⑤ 三块听小骨是人体内最小的骨(每根大约3mm长),但它们能把鼓膜的振动放大(可将声波放大20倍以上),并将振动传到内耳。 ⑥ 鼓室是一个含有气体的小腔,容积约为1cm3。 ⑦ 中耳与咽喉相连的管道,称为咽鼓管。咽鼓管的主要作用是使中耳内的空气与外界空气相通,有助于平衡鼓膜两侧的压力,这样鼓膜才能很好地振动。中耳内气压高,鼓膜向外凸;中耳内气压低,鼓膜向内凹陷。咽鼓管平时封闭,吞咽和打呵欠时张开,与咽喉相通。 ⑧ 耳蜗为卷曲的小管,形似蜗牛,所以叫耳蜗。在耳蜗的小管内充满液体,并布满了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 ⑨ 半规管和前庭内有位觉感受器,与身体姿势的平衡有关。半规管是由三根半圆形管道组成,它能感受头部的旋转和变速的运动,而前庭可以感受头部位置的变化和直线运动时速度的变化。所以,耳既是听觉器官,又是位觉和平衡器官。 交流1:思考:这些耳的组成结构中哪些与听觉形成有关?听觉又是怎样形成的? ① 听觉的形成过程:耳廓收集了外界声波后,经过外耳道声波传到鼓膜,使鼓膜振动,通过听小骨将鼓膜振动放大,并将振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感觉细胞而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与听觉有关的听神经,传到大脑皮层,形成了听觉。 ② 听觉形成的部位是在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不是耳朵。 ③ 排列声音在耳中的传播途径:耳廓 外耳道 鼓膜 听小骨 耳蜗 听神经 大脑 交流2:① 在人耳产生听觉的正常传导途径中,如果其中某个结构受损,就会产生听觉障碍,一般将所有轻重不同的听觉障碍,统称为耳聋。按照病变部位的不同,耳聋通常被分为3类:传导性耳聋、神经性耳聋和混合性耳聋。 ⑴ 传导性耳聋:是指受损出现在外耳及中耳。如果因耳垢积聚、外耳及中耳发炎、中耳积水、鼓膜破裂、耳道闭合引起的是传导性耳聋。 ⑵ 神经性耳聋:是指受损出现在内耳及听神经。一般由于自然衰老、过量噪声、脑膜炎、过敏性病毒感染、头部受伤、遗传性弱听等引起的是神经性耳聋。另外,一些耳毒性药物也会引起神经性耳聋。至今为止已发现了近百种耳毒性药物。目前药物致聋已成为我国聋儿的主要发病原因。 ⑶ 混合性耳聋:是指上述两类耳聋兼而有之的。 ② 我们应该如何预防耳聋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