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素养目标 明确现在所处的历史阶段,将少年的梦想与中国梦联系在一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 能力目标 理解四个全面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抓主要矛盾的哲学思维。 知识目标 明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知道“四个自信”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明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教学难点:知道“四个自信”的含义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知道每年的12月4日是什么日子吗?同学们知道为什么要设立这个日子吗? 学生回答。 教师导入:国家宪法日的设立,是为了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加强宪法实施,从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探究活动: 我国先秦著作《吕氏春秋》中有典故讲到,假使让最强壮的大力士拽牛尾,即使把力气用尽,把牛尾拽断,牛也不会跟着他走。而如果叫一个小孩牵着牛鼻环,牛就会顺从地跟着他走。 从这个小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学生自由回答。(牵牛要牵牛鼻子) 教师:做任何事都要抓住主要矛盾,那么当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中必须解决好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呢? 出示: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依法治国 全面从严治党 教师强调:“四个全面”的表述有了新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教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改变? 学生回答。(我们已经在2020年完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了第一个百年目标) 教师:完成了第一个百年目标,我们要朝着第二个百年目标前行。 出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2020—2035(1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 第二阶段:2035—2050(15年)建成现代化强国。 教师:在这个新的起点上,四个全面应运而生。 1、“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我们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握我国发展新特征确定的治国理政新方略,是新时代条件下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抉择。 2、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焕发改革精神、增强法治观念、落实从严治党,“四个全面”的主线勾勒出的是社会主义中国的未来图景。 3、“四个全面”的提出,直指当前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牵住了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牛鼻子”,是新形势下治国理政的战略重点。 教师总结:正如习近平主席说过:“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从我国发展现实中得出来的,从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中得出来的,也是为推动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所以说我们要牢牢牵住这一新时代治国理政的“牛鼻子”。 阅读材料并思考 出示 材料一:1978年秋,安徽省遭受了罕见的大旱灾,秋种遇到严重困难。在严峻的形势下,安徽省委决定把部分土地借给农民自由种植,只要完成上缴任务,多余收成全归自己。他们没有想到的是仅在大包干一年后的1979年秋,村里的粮食总产量就由上一年的1.8万公斤猛增到6.6万公斤,人均收入由上年的22元跃升为400元。也正是在这一年,小岗村彻底告别了吃“救济粮”20多年的历史,而且首次向国家交售余粮并归还贷款。 教师:仔细阅读材料,仅1978年到1979年,安徽发生了什么变化,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分田到户的举措,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他们鼓足干劲,粮食产量大大增加,改革使发展充满动力。 材料二:一组图片《扫黑除恶取得的成果》 教师:从这几幅图片可以看出,扫黑除恶给这个社会带来了什么变化?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扫黑除恶运动,使这个社会风清气正,使人民的生活更加安定有序,也为我国的进一步发展创设了和谐的社会环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