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636111

【2022名师导航】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学案 第13章 分子热运动和内能(考纲解读+知识网络+知识清单+易错分析+达标检测)

日期:2024-06-27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26次 大小:158984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知识,检测,达标,分析,易错,清单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名师导航】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学案 第13章 分子热运动和内能 考点分布 考查频率 考点内容 命题趋势 1.分子热运动 ★★★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并能解释某些现象。 2.了解内能和热量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3.区分做功和热传递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 本章常考内容有:分子作用力、分子运动与机械运动区别、内能改变的两种方法、吸热能力(比热容)、热量计算,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热综合计算题中分值约4分。 2.内能 ★★★ 知识点一:分子热运动 1.分子动理论: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扩散:不同物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不同物质之间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表现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间隙。 3.热运动:分子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所有分子的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热运动。 4.注意:扩散现象证明分子运动利用了转换法。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由质子和电子组成 B.“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D.空气容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2. 为了观察气体的扩散现象,把分别装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和空气的瓶子,如图所示放置,两瓶子中间用玻璃片隔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抽掉玻璃片后,两种气体将混合 B.二氧化氮应放在B瓶内,如果放在A瓶将不能有扩散现象 C.二氧化氮应放在B瓶内,因为二氧化氮的密度比空气大 D.二氧化氮放在A B两个瓶内都不影响实验效果 参考答案:1.D;2.A、C. 知识点二:内能 1.内能概念: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同一物体,内能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内能越大,此外,内能还与物体质量、种类、结构、状态有关。 2.热传递:内能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或者从物体的高温部分转移到低温部分的现象,叫做热传递,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之间或物体各部分之间存在温度差,热传递达到平衡时温度相同。 3.热量:在热传递的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热量,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大,放出热量,内能减小。 4.改变内能的途径是:做功和热传递,它们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做功改变内能实质上是能的转化,热传递改变内能实质是能量的转移。 5.温度、热量和内能的关系 (1)温度是一个状态量,常用“是”、“物体的”等词描述。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但不一定是吸了热。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也可能升高。 (2)热量一个过程量,不能离开热传递,常用“吸收”、“放出”等词修饰,不能用“有”、“含有”、“物体的”等词修饰。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但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熔化、液体沸腾的过程。 (3)内能是一个状态量,常用“物体的”、“物体有”等词修饰。物体内能增加,不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3. 1.下列实例中属于热传递改变内能的是_____,属于做功改变内能的是_____. A.烤火取暖 B.铁锅热得烫手 C.用热水袋取暖 D.钻木取火 E.铁丝反复弯折后发烫 F.用电熨斗烫衣服,衣服温度升高 4.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 0 ℃的水没有内能(  ) (2)物体内能增加,一定吸收了热量(  ) (3)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  ) (4) 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一定多(  ) (5)同一物体的内能越大,含有的热量越多(  ) (6)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  ) (7) 只要物体的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  ) 参考答案:3. ABCF;DE;4. ×;×; √; ×;×;×;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