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638153

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希望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Word版含答案)

日期:2024-05-0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9次 大小:38860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吉林省,期中,答案,版含,Word,试卷
  • cover
希望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1、选择题(本大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填涂在答题卡上) 1.1987年,考古工作者在河南省濮阳市西水坡墓地发现了仰部文化蚌塑龙;1993年,在湖北省黄梅焦嫩发现的大溪文化时期卵石摆塑龙;2003年,在内蒙古赤峰放汉旗兴隆洼文化中期遗址中发现了我国最早的猪首龙形象(距今约8000~7500年)。据此,可以用来说明( ) A.内蒙古地区是中原文化发祥地 B.龙图腾崇拜的文化不断成熟 C.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文化趋同 D.中华文化具有内在关联特性 2.“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局面的出现,说明( ) A.周朝传统政治秩序遭到破坏 B.民族关系出现重要变化 C.礼乐制度有待于得到恢复 D.中央集权制度正式确立 3.有同学这样形容战国时期诸子的思想,有的一股正气,平治天下;有的爱好和平,讲求实际功利;有的刻薄严苛,法度严明;有的带着逍遥魂魄,避世寻自由。这些思想分别对应哪些学派( ) A.道家、儒家、法家、墨家 B.墨家、法家、道家、儒家 C.墨家、儒家、法家、道家 D.儒家、墨家、法家、道家 4.有史学家说:“秦朝推行的郡县制,奠定了中国地方行政体系的基础,使国家观念深入边远地区。”这表明郡县制( ) A.消除了地方武装割据的条件 B.赋予地方非常大的自主权限 C.在秦朝主要实行于边远地区 D.有利于“大一统”国家形成 5.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新儒家思想,根本在于( ) A.宣扬仁政 B.适应了中央集权的需要 C.适应了不同阶层的要求 D.汉武帝对儒家思想不满 6.下图为出土于甘肃省西和县的“晋归义必候”印章,是西晋政府颁给内迁少数民族酋长的印信。它可以用来印证( ) A.西晋政府完成了国家统一 B.西晋民族交融的政治表现 C.西晋政治制度的根本改善 D.西域纳入中央管辖的开始 7.安史之乱后,藩镇林立,一些节度使不但阻断漕路,甚至借口衣食不足,抢夺漕运(朝廷利用水道调运粮食等物资)物资以供军用,给朝廷带来极大危害。这反映出( ) A.全国各地动荡不安 B.藩镇割据不得民心 C.中央权力受到威胁 D.经济重心移至南方 8.科举制度的建立是专制政权为广泛吸收下层士人进入官僚队伍,以便实现权力的再分配和再调整。唐代进士科录取名额极为有限,另有一部分人通过门荫、年劳、捐纳、杂色入流等途径进入仕途,这部分人数量大约是进士数量的十倍。据此可知,当时( ) A.官僚政治的贵族色彩浓厚 B.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 C.世家大族仍垄断官员选拔 D.科举选官加强中央集权 9.唐朝初期租庸调制规定21 — 59岁之间的成年男子除租、调外,还可以缴纳一定的绢布来替代徭役;唐朝中后期的两税法规定每户按人丁和资产征收户税,按田亩征收地税。 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国家废除了长期以来的人丁税 B.国家对农民人身控制松弛 C.政府实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 D.小农经济不断发展的结果 10.唐朝中期,韩愈等知识分子积极复兴儒学,主要是回应( ) A.魏晋玄学的挑战 B.佛、道思想的挑战 C.世俗观念的挑战 D.无神论思想的挑战 11.史载“太祖受命,以宰相主文事,参知政事佐之;枢密使专掌武事,副使佐之”。这一现象发生于( ) A.秦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12.宋代王朝基本不筑城,内地州县亦普遍不筑城,只在边地城市和部分重要城市,才兴筑或注意维护城垣,宋初甚至强令地方州县毁废城垣,许多府州县治所城市长期没有城郭,或虽有旧城而长年不加修理,使其自然废弃。宋代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 A.放弃对地方州县的管控 B.增强城市的经济职能 C.削弱地方防卫加强集权 D.抑制城市商业的发展 13.《朱子语类》记述道:“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