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检测题 一、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地貌景观图。该景观岩壁表面分布着许多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凹坑,呈现出蜂窝状形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地貌为( ) A.风蚀城堡 B.冰碛丘陵 C.岩溶丘陵 D.风蚀壁龛 2.该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 ) A.东南丘陵 B.青藏高原 C.西北地区 D.东北地区 海退是指海水从大陆向海洋逐渐退缩的地质现象。辽河三角洲由辽河、大辽河、大凌河等泥沙沉积而成。晚更新世晚期以来,辽河三角洲经历了河道(湖沼)—滨海—浅海—三角洲的沉积演化过程。下图为辽河三角洲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3.辽河三角洲发育时期,表现为海退为主的影响因素可能是( ) ①全球气候变暖②河流含沙量增加③陆地相对抬升④海浪侵蚀减弱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辽河三角洲发育时期,经历了河道(湖沼)—滨海—浅海—三角洲的过程,说明( ) A.生态系统从河湖湿地系统向海滨湿地系统逐步转变 B.沉积层先后体现陆相沉积—海陆交互相沉积—海相沉积 C.陆地可能经历了抬升—下沉的地质活动过程 D.海平面可能经历了下降—上升—下降的变化过程 研究表明,金沙江流域金矿较多,多呈带状分布并与断裂的空间分布一致。金沙江因河中有大量沙金(河床沉积物中的金)而得名。下图示意金沙江云南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金沙江流域金矿石出露较多的原因是( ) A.支流较少使金矿出露范围集中 B.河流流速平缓使金矿易于堆积 C.地壳抬升和河流侵蚀导致金矿出露 D.地壳运动使得金矿石形成范围广大 6.金沙江沙金形成的地质过程主要有( ) ①出露的金矿石在地壳运动中被挤压破碎 ②金沙江水流湍急,搬运和磨蚀能力强 ③金沙江携带的金沙在河床不断沉积富集 ④出露的金矿石易被外力风化崩解破碎 ⑤出露的金矿石易滚落至金沙江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③④⑤ 湖南猛洞河岀露的基岩河床上,密密麻麻地都是大小不一的凹坑,有的浑圆如圆规所绘,有的边缘残破近圆形,不仅在平面上分布,有的还互相重叠、上下多层立体分布。这些凹坑便是壶穴,是急流漩涡夹带砾石磨蚀河床而成。完成下面小题。 7.壶穴多分布在( ) A.上游 B.下游 C.河漫滩 D.入海口 8.有利于壶穴形成和发育的主要条件有( ) ①裂隙发育②降水量多③地势陡峭④河道弯曲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读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9.推动岩石圈物质循环的能量,最主要是来自( ) A.太阳辐射能 B.地球运动旋转能 C.地球引力能 D.地球内部放射性物质的衰变 10.有关图中岩石叙述正确的是( ) A.岩石形成时间顺序是②①④⑤ B.②主要由石英、云母、和长石组成 C.⑤常含有化石且有层理构造 D.④受高温高压变质形成片麻岩 11.下列有关岩石②和⑤形成的判断,正确的是( ) A.②岩浆侵入地壳形成矿物晶体完整 B.②岩浆喷出形成锥形结构 C.⑤岩浆侵入海洋形成侵入岩 D.⑤岩石因海水侵入岩浆形成气孔 为了调查某地褶皱构造状况,地理工作者通过钻探某沉积岩层埋藏深度(指岩层到地面的垂直距离)得到下表数据。表中a、b、c、d、e五处为自西向东水平距离上各相距500米的探测点。完成下面小题。 地点 a b c d e 海拔(米) 300 400 500 400 300 埋藏深度(米) 85 73 69 54 42 12.该地的地质构造可能是( ) A.向斜 B.背斜 C.地垒 D.地堑 13.对c地地貌的成因,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顶部受张力,岩石破碎,易被侵蚀 B.冷凝形成,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 C.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 D.地壳水平挤压,岩层弯曲向上拱起 读某国家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14.图中国家所在的大洲是( ) A.非洲 B.大洋洲 C.南美洲 D.亚洲 15.有关图中国家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