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644564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课件

日期:2024-05-13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4次 大小:442697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课,诸侯,纷争,变法,运动,课件
  • cover
(课件网)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春秋列国形势图 (一)春秋 起止时间: 起始标志: 时代特点: 春秋五霸: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平王东迁 争霸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另一说: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 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战国形势图 (二)战国 起止时间: 起始标志: 时代特点: 战国七雄: 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三家分晋、田氏代齐 兼并 齐、楚、秦、燕、赵、魏、韩 (三)华夏意识 中原 南蛮 北狄 西戎 东夷 春秋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较四周戎狄蛮夷先进而自称为华夏族。 华夏认同 民族大融合 进入战国之后,内迁戎狄蛮夷已经逐渐融入华夏族。 (一)经济发展 生产工具改变 生产力提高 开垦荒地 土地私有 井 公 私 私 私 私 私 私 私 私 新 ? 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农 兴修水利:都江堰、郑国渠、芍陂 促进 手工业:分工更细 商业:城市、财富 (二)变法运动 背景:兼并战争 目的:富国强兵 结果:社会转型,封建制度逐渐取代奴隶社会,君主专制政治制度逐渐确立。 秦孝公下令求贤 变法成为大势所趋 各国变法(以商鞅变法为例) 主要内容 经济 政治 军事 法令 风俗 商鞅变法(战国后期) 普遍推行县制,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废井田,开阡陌”,授田于百姓 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 在民间实行什伍连坐,互相纠察告发 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 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 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相秦不以百姓为事……残伤民以骏刑……君之出也。 ——— 《史记·商君列传》 商鞅变法的影响:秦国战斗力大增 献公21年,与晋战于石门,斩首6万 惠文王7年,与魏战,斩首8万 惠文王后元11年,败韩岸门,斩首万人 武王4年,拔韩宜阳,斩首6万 昭襄王14年,白起攻韩、魏于伊阙,斩首24万 昭襄王33年,破魏,斩首15万 昭襄王43年,白起攻韩,斩首5万 昭襄王47年,白起破赵于长平,坑降卒40余万 昭襄王50年,攻三晋,斩首6千,晋军走死河中2万 王政2年,攻魏取卷,斩首3万 王政13年,攻赵,斩首10万 孔子 生平: 春秋晚期鲁国人,曾周游列国,晚年潜心办学和著述,被尊为“至圣”。 思想主张: 核心观念:“仁”; 爱惜民力,实行德政 个人修养:克己复礼为仁 社会规范:主张恢复西周等级森严的礼乐制度。 教育方面:“有教无类”,推动私学发展 主要事迹:整理“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 主要思想:弟子整理为《论语》 三、孔子和老子 孔子的思想在当时有什么积极意义?他的思想又有哪些局限性? 积极性:孔子的政治思想有利于社会关系和谐;孔子的教育思想打破了贵族对教育的垄断,有利于教育发展。 局限性:孔子主张维护周朝的礼乐制度,具有保守性。 老子 生平: 道家学派创始人,姓李、名耳,字聃,春秋后期楚国人,代表作是《老子》(《道德经》)。 思想主张: 政治主张:对现实不满,反对制度束缚、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哲学核心:“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 哲学思辨:朴素的辩证法,事物互相依存、相互转化; 方法论:物极必反、以弱胜强、柔能克刚 百家争鸣 “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主要: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 “争鸣”指当时代表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社会、学术作出解释,于是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互相诘难批驳,彼此吸收融合,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 四、百家争鸣 孟 子(儒家)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