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647682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第三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Word版,含答案)

日期:2024-05-05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8次 大小:9728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内蒙古自治区,次月,答案,Word,试卷,历史
  • cover
临河三中2021~2022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一历史试卷 组卷网,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70分钟 姓名 班级 考号 注意事项:1.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正确粘贴条形码。 2.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字迹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试卷自己保留,以备讲评使用。 第Ⅰ卷(共50分) 1、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与下表内容相符合的制度是( ) 中国古代的某一制度 时期 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 现象 把首领之位让给别人 特点 传贤 公天下 实质 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 A. 禅让制 B.分封制 C.王位世袭制 D.宗法制 2.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学历史教材《新理论中国历史中四上》提到:“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这里的“封建制度”在我们现行历史教材中的提法是( ) A. 宗法制 B. 封建社会 C. 分封制 D. 禅让制 3.陈康祺在《邮潜纪闻》中记述了“(江苏)昆山徐氏科名之盛”,“三世四翰林”“四世翰林”“(安徽)桐城张氏六代翰林”的故事。与此相关性最密切的是(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察举制 D.郡县制 4.法官断案: 谁来继承诸侯的爵位?案例陈述:西周某时期某诸侯,他娶了个妻子(正妻), 婚后生了大女儿, 随后他又娶了个妾,先后生了大儿子、二儿子;几年后,他的正妻又生了三儿子;不久这个诸侯因病去世。那么,继承诸侯爵位的是 (  ) A.大女儿 B.大儿子 C.二儿子 D.三儿子 5.周代分封制“使原来各部族之间相对平等的松散的盟友关系,变成了上下依属的紧密的封建关系”。这说明分封制( ) A.巩固了各部族间的联盟   B.加强了周王室的统治 C.以宗法血缘关系为纽带   D.开创了等级社会秩序 6.中国古语有“欲治其国,必先齐其家” “夫君者,民众父母也” “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这主要体现了中国传统社会治理中的 (  ) A. 宗法血缘关系 B. 家国同构观念 C. 尊卑等级意识 D. 以民为本思想 7.嫡长子继承制是西周宗法制的核心。在这一制度下,政治权力的分配主要依据(  ) A.血缘的远近 B.才能的高低 C.军功的大小 D.财产的多少 8.西周时期,鲁、齐釆取“启以商政,疆以周索”的方针,使得殷旧遗民具有“国人”身份。入晋国后的側氏(属于戎狄)与姬姓毕氏贵族通婚,并受到其他封国贵族的重视。这说明西周的分封制( ) A.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B.利用宗法关系强化了地方秩序 C.推动了族群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D.促使政治中心由西向东的转移 9.《礼记·坊记》记载:“夫礼者,……故贵贱有等,衣服有别,朝廷有位,则民有所让。”所以,周公制定礼乐制度的主要目的是( ) A. 发展文化教育事业 B. 严格宗法制度 C. 打击旧贵族势力 D. 激发认同,维护社会秩序 10.春秋时期中原各国自称为“华夏”,各国间存在纷争,但无论各国关系多么敌对,它们并不称呼对方为“戎”“夷”。这一现象反映了先秦时期( ) A.实现国家统一成为社会的共识 B.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冲突剧烈 C.民族和文化认同观念已经出现 D.血缘成为维系政治认同的纽带 11.据《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载:“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逢明天子,人人自以为更生。”此段文字表现出司马迁认为秦朝统一的意义是(  ) A.使人民脱离了诸侯国的统治 B.为我国长期统一奠定了基础 C.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D.使人民从事生产有了安定的环境 12.秦统一六国后,“(六国)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此外,六国富豪被迁至京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