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662314

【高考复习讲座】从“三纲八目”谈起——浅谈任务驱动型和时政类作文写作 课件

日期:2024-05-0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8次 大小:37017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浅谈,写作,作文,时政,驱动型,任务
  • cover
(课件网) 从“三纲八目”谈起 ———浅谈任务驱动型和时政类作文写作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古人常以比喻说明对理想的追求,涉及基础、方法、路径、目标及其关系等。如汉代扬雄就曾以射箭为喻,他说:“修身以为弓,矫思以为矢,立义以为的,奠而后发,发必中矣。”大意是,只要不断加强修养,端正思想,并将“义”作为确定的目标,再付诸行动,就能实现理想。 上述材料能给追求理想的当代青年以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高考原题 本题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命题注重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挖掘,古今贯通,激发追求理想的时代精神,并从青年的自身发展角度提出写作任务。 写作任务自然延伸到考生对理想的追求、自身发展的思考上,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身份限定———追求理想的当代青年,这就要求考生从“当代青年”的角度深化自己的理想认识,从国家、时代、人民的需求出发确立自身的理想目标;二是实践限定———自身发展,追求理想不能好高骛远,脱离实际,只有明确自身能力,认清现实基础,理想才能从自身点滴的进步中生根发芽。综合来看,就是对理想实现过程中的基础、目标、实践等进行有目的、有层次的思考。 试题 卷别 试题 1.全国甲卷 材料:以“可为与有为”为主题写作 5.北京卷 微写作 命题:轮生逢其时/这,才是成熟的模样 2.全国乙卷 材料:对理想的追求 6.天津卷 材料:纪念日提醒着我们带着初心奔向前方 3.全国新高考Ⅰ 材料:强者与弱者 7.上海卷 材料:事物的价值与时间的沉淀 4.全国新高考Ⅱ 材料:描红“人”字的漫画 8.浙江卷 材料:得与失 2021年的高考作文试题由2020年的10套变为8套,少了全国卷II和江苏卷。全国卷与地方卷在数量上平分秋色。 高考变化 稳,如果从“稳”的角度看,2021年的高考作文试题,尤其是全国卷I依然保持了不回避重大题材,不强化“反押题”的特点。 变,2021年的高考作文试题最大的亮点就是在“稳中求变”中,变得较多。要而言之,有三个较大的变化:一是从价值取向上看,几乎都指向了青年人的人生追求的时代之问,青年人的精神风貌受到格外关注;二是从写作要求上看,任务驱动性减弱,写作任务淡化,考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增大;三是作文文体受到的限制减少,更具开放性,发言稿、演讲稿、书信等应用文体不再成为作文主流。 这5年,大部分地区统一使用全国卷,高考命题由分到合。2017———2019年有3套全国卷,2020年在此基础上新增了2套新高考卷,全国卷与地方卷形成了平分秋色的局面。2021年少了全国卷I和江苏卷,全国卷和地方卷各减少了1套,依然是五五分。 2017———2021 年这5年是任务驱动型作文由成长、成熟又转而开始弱化的5年。任务驱动型作文自2015年萌芽,经过了6年的发展与壮大,到2021年开始出现弱化的迹象。这说明任何一种作文题型都不可能长期出现在高考作文中,也警示我们,高考作文备考不要总是顺承某种思维定式、只攻某一类题型,要“大网捞鱼”,多方出击。 现实问题 思考高考作文的脉络 理清对学生的要求 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把握主题、谋篇布局、写作模式、文笔功底) 此次考纲修订,我印象最深的有两点,第一,强调了高考的定位与目的。在立德树人的指导思想下,为高校选拔人才作为第一目标,对中小学教学的引导是第二位的。高考首要目标是替高校选拔人才服务,不能等同于中学学业水平测试。 “三纲八目” 原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