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663539

八上1.1《我与社会》表格式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26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5次 大小:11724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八上,我与社会,格式,教学设计
  • cover
道德与法治课程资源公众号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1.1《我与社会》教学设计 课题 《我与社会》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八年级 学习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依据生活经验,感受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2)体味随着自身的成长,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2、能力目标:(1)提高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的能力。(2)运用已有经验分析问题,逐步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思考。3.知识目标:理解个人与社会的相互依存关系 重点 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各种社会关系。 难点 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新课导入思考:以下情境中,说说了解社会的方式以及参与社会生活的感受。情景一:周六早上6:30,李铭和爷爷到公园晨练。公园里新铺了塑胶跑道,并且增加了新的健身器材。上午,又和妈妈到菜市场买菜,买到了很多新鲜又便宜的蔬菜。答案:通过自己的亲身感受,感受到越来越幸福情景二:下午三点,李铭和同学一起到敬老院看望老人,教老人如何使用手机。答案:通过志愿服务,虽然辛苦但是锻炼了自己,关爱了他人情景三:晚上8时10分,李铭和爸爸一起观看人物纪录片《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答案通过观看电视,感受袁隆平院士的专注和坚守情景四:睡觉前,李铭打开电脑开始浏览今天发生的重大新闻。他看到新冠疫苗接种率越来越高,顿时松了一口气。答案:通过网络媒体,关注国家、社会生活中的大事件。重点问题1.参与社会生活的意义 2.个人与社会的关系3.几种主要的社会关系引出本课主题—我与社会 阅读材料,学生小组讨论,根据不同的情境说说了解社会的方式以及参与社会生活的感受 讲授新课 第一目 感受社会生活探究一 参与社会生活的意义首先,跟随老师感受一下绚丽多彩的社会生活。走进农村,我们看到农民在田间劳作步入商场,琳琅满目的商品映入眼帘观看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我们感受到身为中国人的自豪参观博物馆,丰富的展品令人震撼同学们,暑假里发生了很多大事件,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先后进入天河核心舱,标志着中国航天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逝世。在袁隆平的心中有两个梦,“一是禾下乘凉梦,梦想试验田里的超级杂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稻穗有扫把那么长、谷粒有花生米那么大,我坐在禾下悠闲地纳凉;另一个是杂交稻覆盖全球梦。”2021年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中国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即将开启。世界将更多目光投向中国,聚焦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河南郑州遭遇洪灾、东京奥运会开幕思考:通过回顾暑期大事件,你有什么感悟?提示:(1)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2)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3)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笔记1.参与社会生活的意义:①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②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③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第二目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探究二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一个人要想离开社会而生存,那正像人拔着自己的头发想离开地球一样的不可能。” ———鲁迅人是政治的存在者,必须要过共同的生活。 ———亚里士多德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思考:结合以上两句话,根据你的认识,表达你对人与社会的关系的理解提示:个人是社会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