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0673477

第七课 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 课件(16张PPT)

日期:2025-09-24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课件 查看:58次 大小:156723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第七,知行,统一,体验,成功,课件
  • cover
(课件网) 西红柿的来历 西红柿 别名 番茄 相传番茄的老家在秘鲁和墨西哥,当地人把它当作有毒的果子,称之为“狼桃”,只用来观赏,无人敢食。    据记载,十六世纪,英国有位名叫俄罗达拉的公爵在南美洲旅游,很喜欢番茄这种观赏植物,于是如获至宝一般将之带回英国,作为爱情的礼物献给了情人伊丽莎白女王,从此,“爱情果”、“情人果”之名就广为流传了。 过了近200年,法国一位画家受到西红柿鲜艳娇嫩果实的引诱,斗胆尝了一个,感到美味可口,并未中毒,后经分析,发现它含有多种维生素,营养丰富,于是,西红柿名扬西方,并迅速传遍了世界。 西红柿的食用之谜是如何被揭开的,从中我们得到什么启示? 哲理简析 1、西红柿被当作观赏植物引进欧洲,经过将近200年的时间才发现它的食用价值,说明,人们对事物的把握需要一个逐渐的认识过程。 2、人们通过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西红柿的食用价值,说明实践出真知。 何为实践? 实践是指人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含义有二: 第一,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第二,实践又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 直接现实性 主 体 性 1、蜘蛛织网 2、小行星撞击地球 3、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现象和本质 4、“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5、《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6、大猩猩用树枝钓食蚂蚁 1、2、 6不是 主体是物体、动物。实践应 是人类特有的活动 实践的主体———人们 3不是 认识活动,只是“想”还没 有到“做” 实践的结果———做(改造) 4、5不是 构想、目标、规划等是主观世界的活动 实践的对象———客观世界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实践活动的特征 是否实践?必备三要素: 主体(人) 实践结果(已做、改造) 实践对象(客观世界{ ) 自然界 人类社会 没有做饭的实践,能写好做饭的文章吗? 知识点: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 第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一、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认识反作用于实践 1 一是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会使实践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效果; 2 二是当错误的认识误导实践时,就会对实践产生消极的乃至破坏性的作用,使实践失败。 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名言 躬行—实践 按图索骥 纸上谈兵 越人造车 光有理论而无实践 被红太狼的平底锅砸过9544次 被喜羊羊捉弄过2347次 被食人鱼追过769次 被电过1755次 捉羊想过2788个办法 奔波过19658次 足迹能绕地球954圈 没一次成功! 灰太狼的经历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莫放弃!保有一颗积极的心态!明天依然是美好的一天! 中职学生如何在实际学习、生活中做到知行统一 ———走向成功 体验成功快乐 二者有机结合 学习与实践 终生学习书本知识 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