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生物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1067680
人教版生物八上《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视频课堂实录+课件+教案+学案+练习+反思+建议+整体规划(谢老师)
日期:2025-05-26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视频
查看:50次
大小:22560650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张
学案
,
老师
,
谢老师
,
规划
,
整体
,
建议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八部分 教学反思 课题1: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教学反思 课题2: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教学反思 课题3:“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展示与评价 教学反思 课题1: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教学反思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 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课时) ●教学效果 这节课基本上按照上述设计开展教学的,教学效果符合预先设计的要求,学生反应较好,能用辩证的观点看待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的两面性(有益和有害)。看来该设计符合教学的实际。从反馈练习来看,绝大多数学生弄明白了该节的知识和内容,可以说达到了预期的课堂效果。 ●教学体会 1、本节教学内容在顺序上两次作了调整。第一次是将“细菌和真菌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的内容提前,先介绍细菌和真菌有害的一面,后介绍有益的一面。这样对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采用“先抑后扬”的安排,可以造成学生心里上的落差和震撼,从而使学习的内容铭记于心,难以忘记。第二次是将“技能训练———评价实验方案”提前到“细菌和真菌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之后,以便加强学生对“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的进一步理解。 2、本节学习内容体现了生物与生活、农业生产的密切联系。因此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充分列举日常生活中的的现象,并加以解释,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作用的两面性(有益和有害)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使生物教学更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农业生产,使学生认识生物知识与生活和农业生产的密切关系。 3、本节课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活动为主线的“三主”教学思想;理论联系实际,体现了从生活到生物、从生物又回到生活的新课程理念。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贯穿教学的始终,灵活地开展教学活动的几个环节,体现了生物学的多样性教学;对学生进行了大量的有关的信息储备,体现了信息的大量性特点; 4、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不但要让学生注重知识的获得,更要注重获得知识的过程。在教学中,尽量让学生主动参与实验、参与讨论,充分强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自主学习、获得知识,并培养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5、本节课增加了一些教材上没有的视频和大量图片信息,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参与观察,参与课堂,体验学习的喜悦。 6、该节课信息量大,要充分把握好时间,教学节奏要紧凑些才行,不然教学设计就不能很好完成。 7、本堂课有待改进的地方:课堂上食物标本展示得不够,还可以展示棉花枯萎病、水稻稻瘟病、小麦叶锈病、玉米瘤黑粉病等患病植物的植株或枝条,还有花生等豆科植物的根等实物标本,这样可使教学内容更直观,更利于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另外,课本69页的技能训练 ———评价实验方案,“探究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应该课前指导学生按三个方案进行实验,这样会使学生更易进行评价。 ●创新点 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按照课本的教学顺序进行,将“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这一内容提前学习,对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起到“先抑后扬”的作用,在学习了“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后,紧接着将“技能训练———评价实验方案”提前进行,加强学生对“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的理解。另外,增加一些细菌和真菌导致动植物和人类患病的图片展示,让学生对细菌和真菌产生深恶痛绝的感觉,为后面的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有利的一面形成较大反差,利于学生记牢所学的知识。 课题2: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教学反思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 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中考生物复习【题型突破】四综合应用课件(共52张PPT)(2025-05-23)
中考生物复习【题型突破】二实验探究课件(共52张PPT)(2025-05-23)
辽宁省鞍山市立山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2025-05-22)
中考生物【复习题型】突破三资料分析课件(共60张PPT)(2025-05-23)
中考生物复习【题型突破】一读图理解课件(共45张PPT)(2025-05-23)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