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67852

第4课《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

日期:2024-06-24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12次 大小:1111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4课,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
  • cover
第4课 《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预习学案 【教材梳理】 高考资源网 一、变法的背景———变法前夕 思考: 1.商鞅变法之前秦国的发展形势如何? 2.秦孝公为什么要下达《求贤令》? 3.商鞅准备进行变法前,阻力主要来自哪些阶层? 4.为保证变法的顺利进行,商鞅做了哪些准备? 二、变法的内容和措施及其作用 思考:面对秦国当时的状况,假如你是商鞅,你会首先会从哪个方面入手呢 为什么 (一)军事:废除世卿士禄制,奖励军功 1.商鞅设立了 制度,规定没有军功的国家亲属 ,立有军功的平民,按其 。新法把 与 结合起来,增强了 ,大大提高了 。新法还打击了 ,树立了 政治经济优势。 2.商鞅还在奖励军功的同时,也 。 3.建立 组织。什伍组织中的成员随时承担这 ,战事一完,则 ,可谓全民皆兵。什伍组织使秦国在争霸战争中的 得到保证。 (二)经济:废除井田(变法核心),奖励耕织 1.商鞅下令“ ”,承认私人占有土地的 , 自由买卖土地。这一法令 了井田制,推动了 的发展。 2.奖励耕织,为稳定国家财政,增强国家实力提供了保证。利于提高人们的 。 3.在秦国范围内颁布标准器、统一度量衡,在经济领域内加强了中央集权。 (三)政治:建立县制,强化中央集权 1.县制取代了西周分封制下的 ,由 直接任免官员,从地方到中央的政治、经济、军事权利集中于 一人,强化了 。 2.为加强管理和控制,切实有效的行使政府权力,推行了 制度。 3.商鞅还规定 ,强化法律意识,保证变法的彻底执行。 思考:分封制和县制有何显著区别? (四)思想文化: 为加强思想文化统治,商鞅采取了 的措施。 思考:商鞅为何要焚烧诗书? (五)社会习俗: 强制推行一夫一妻的小家庭政策。 思考:商鞅变法的核心措施是哪几项?由此可知,商鞅变法的特点是什么? 三、商鞅变法的历史意义———收富国强兵之效 1.商鞅变法取得了巨大成效。不但沉重打击了 ,发展了 ,增强了 ,同时也壮大了 ,稳定了 ,达到了 的目的。 2.变法后的秦国取得了一系列对外战争的胜利。 3.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 的一次变法。他不仅推进了当时秦国的发展,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思考:假如历史可以重演的话,假如当时的秦孝公还在世的话,他会后悔支持了商鞅变法吗?你究竟是支持商鞅变法还是反对呢?原因又是什么呢? 四、商鞅变法的结果———商鞅虽死,秦法未亡 秦孝公死后,秦惠文王即位,下令逮捕商鞅,商鞅最终被五马分尸、车裂而死。但是新法并未被废除,因为它 。 【知识链接】 1.判断改革成败的依据和影响改革成败的主要因素 依据:不是看改革者个人的命运,而是看改革的积极成果是否得到了维持。 成败因素:是否顺应历史潮流是根本;改革派与保守派的力量对比;改革的措施、策略、用人等是否得当。 【自我测评】1.商鞅变法取得成效的最根本原因是: A.顺应了经济发展的趋势 B.获得秦孝公的大力支持 C.反映了秦民的愿望开一面 D.代表了新兴地主的利益 2.我国最早建立县制是在: A.春秋 B.战国 C.秦朝 D.西周 3.下列内容中,不属于商鞅变法的措施是: A.打破土地田界,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 B.奖励耕战 C.建立县制 D.改革军制,设常备军 4.商鞅变法哪些内容直接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 A.奖励军功  B.重农抑商 C.为田开阡陌封疆 D.废分封行县制  E.实行连坐法 5.认为商鞅变法是社会制度根本变革的最主要的依据是 A.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 B.废除奴隶主特权,奖励军功 C.废除分封制,建立县制 D.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6、商鞅在秦国变法,“商君死,秦法未败”。造成这种现象的最根本因素是 A.变法得到新兴地主阶级的支持和拥护 B.变法顺应了封建制代替奴隶制的历史潮流 C.变法顺应了从诸侯割据走向全国统一的需要 D.变法促进了封建社会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