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品文档 职业技术学校《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案 课题 第九课 预防一般违法行为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2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知道违法行为的含义与类别,了解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和处罚方式,认识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妨害社会管理等违法行为的危害。认知:了解有关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含义与内容,认识“黄、赌、毒”的危害。情感目标:树立行为的底线———禁区意识,自觉守法,预防犯罪;树立以遵守治安管理处罚法为荣、以有违法行为为耻的观念。情感态度观念:树立行为的底线———禁区意识,在内心筑起防线,自觉抵制不良行为;树立以遵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为荣、以有不良行为为耻的观念,远离违法行为。3、运用目标: 懂得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要受法律处罚,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运用:培养明辨是非自我控制能力,规范自己的行为,杜绝不良行为,自觉依法律己。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违法行为的含义及其危害;识别不良行为,懂得其危害,增强自我防范意识,自觉杜绝不良行为。难点: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类别;增强自我防范意识,自觉杜绝不良行为。 预习指导 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规定,观察并收集涉及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为和现象的材料。分组收集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黄赌毒”危害和筑起内心防线对策的有关案例与材料;收集预防不良行为的名言警句;排练小品“竹生会怎么做”。 教学方法 案例探究法、小组合作法、讨论法、讲授法等。 教具 多媒体课件、相关教学资料。 教学过程 导入:“着落前的意外”。讨论问题: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的原因是什么?这是一个意外吗?对我们有何启示?归纳:0.77千克的泡沫将航天飞机左翼防热瓦砸了一个小洞,热量进入机体引起爆炸;这是人为的一点点失误,却酿成了机毁人亡的悲剧。过渡:我们中职生正值青春年华,如同这“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也许有时会因为一个小小的故障,就足以折断我们自由翱翔蓝天的羽翼;一次不良行为、一次违法行为、一次犯罪,都有可能毁了我们的一生(一失足成千古恨)。那么,违法犯罪有什么危害?我们又如何去预防违法犯罪及同违法犯罪作斗争?一、认清违法危害(一)违法无小事生活中法律的“雷区”:“地震传言案”、“球迷闹事案”、“故意杀人案”提出问题:三个案例中当事人的行为是一种什么性质的行为?需承担何种责任?告诉了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我们什么?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归纳:生活中法律的“雷区”随处可见,上述三个案例只是生活中各类违法案件之中的点滴。刘小乐的连刺三刀是一种犯罪行为和侵权行为,需承担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地震传言和球场闹事是行政违法行为,需承担行政责任;违法行为的重要特点是社会危害性。今天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要懂得:违法要承担法律责任,守法光荣、违法可耻;严格自律,自我防范,杜绝违法行为。一个人如果缺乏道德、规则意识,法律观念不强,就难免做出违背道德甚至违法的行为。法国作家雨果说:“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违法行为的含义、类别、后果、不同点与共同点。含义类别后果不同点共同点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刑事违法行为刑事处罚犯罪行为承担法律责任民事违法行为民事责任一般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行政制裁(行政处分、行政处罚)出示问题:一般违法行为对社会危害不大,为什么也要承担法律责任?学生各抒己见,展开讨论。归纳:一般违法行为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损害,有些一般违法如不及时给予处罚、惩戒,还可能发展为犯罪。(二)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案例:“小王家的宠物狗”、“大奎学习成绩下降”、“迅迅辍学”。讨论、回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