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单元 透视经济现象 第一课 商品的交换和消费 一、教学目标: 1、透视商品交换的现象,了解商品的基本属性,理解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 2、透视商品价格的变化,懂得影响价格的因素,认识价格变动的影响,理解价值规律的作用。 3、透视选购商品的现象,评析更新的消费心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二、教学重点: 1、商品的基本属性 2、影响价格的因素 3、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4、科学的消费观 三、教学难点: 1、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2、科学的消费观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 五、课时安排:2课时 六、教学内容: (一)商品和货币:(1)多种多样的商品 (2)商品的基本属性 (二)价格和价值规律:(1)影响价格的因素 (2)价值规律的作用 (三)消费和消费观:(1)不同的消费行为 (2)常见的消费心理 (3)科学的消费观 七、板书设计 第一单元 透视经济现象 第一课 商品的交换和消费 正板书: 一、商品和货币 1、商品的含义 2、商品的基本属性 二、价格和价值规律 1、影响价格的因素 2、价值规律的作用 三、消费和消费观 1、不同的消费行为 2、常见的消费心理 3、科学的消费观 副板书: 铝碗 电解铝 农夫山泉 牛肉价格<大葱价格 可能吗? 海南香蕉价格 “中国首善”陈光标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案例一:高贵的铝走入百姓人家 法兰西帝国皇帝拿破仑第三(1808—1873)喜欢宴请四方宾客,每次设宴时,宾客们用的都是银碗,只有拿破仑第三一人用的是铝碗。因为当时的铝碗比银碗珍贵得多。皇帝用铝碗,正是为了显示他的尊贵和富有。为了炫耀军功,皇帝还把军旗上的金星改为铝星。无独有偶,几乎在同一时代,俄国的化学家门捷列夫(1834—1907)编制了举世闻名的化学元素周期表,沙皇为了表彰他的功绩,奖励给门捷列夫一只代表最高荣誉的奖杯———铝杯。 19世纪末,科学家发明了电解制铝的方法,生产铝的社会劳动生的率大大提高,铝的价值下降到原来的千分之一左右,此时,1克鑫或银的价值已经大大超过了1克铝的价值。过去只有皇帝才能用得起的铝碗、铝杯早已经变成价值低廉了。到了现在,普通百姓家里铝锅等铝制品已是普通消费品了。 提问:为什么以前只有皇帝才能用得起的铝现在变得普通低廉? 评析:主要是技术进步,导致生产铝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大大减少,所以其价值量就低,价格也就低。那么什么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什么是价值量?价格受哪些因素影响呢?我们在这一节课中将会一一学习,大家把课本翻到第一课〈商品的交换和消费〉。 〈二〉学习新课 一、商品和货币 1、什么是商品 提问:如果我有一篮鸡蛋,大家说说,这一篮鸡蛋是商品吗? 解析:如果这一篮鸡蛋是从商店里买回来的,那么它肯定是商品。如果这一篮鸡蛋是我自己家养的母鸡生的,可以分两种情况:要是留着自己吃,它就不是商品,要是拿到街上或店里去卖,它才是商品。 商品的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案例二:农夫山泉源出于千岛湖水面下70米,长年水温12摄氏度,天然清纯,味道甘洌,富含多种矿物质,经过十三道工序加工成可口的农夫山泉在全国各地销售。 提问:天然千岛湖水、采集来的千岛湖水、经过加工后的农夫山泉三种水有何不同?请将三者分别以自然物品、劳动产品、商品来命名。 2、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1)商品的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就是商品的使用价值。 (2)商品的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 提问:鸡蛋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分别是什么? 衣服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分别是什么? 铅笔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分别是什么? 3、货币的基本职能 (1)货币的本质: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2)货币的基本职能:价值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