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687217

山西省晋中市祁县、灵石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2次 大小:55705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山西省,期中,答案,试题,历史,考试
  • cover
2021 — 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教学水平调研卷 七年级历史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总 分 得 分 第Ⅰ卷(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 考古遗存能真实、直接地佐证历史进程。从下列出土文物中,可以获取的历史信息有 A. 图一北京人使用的石器证明北京人进入了新石器时代 B. 图二说明半坡居民已经会简单的纺织、制衣,有了较强的审美观念 C. 图三佐证了河姆渡居民已经开始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 D. 它们都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2. 《诗经》中的“千耜其耘”是对西周时期大规模集体耕作的形象描述。当时实行大规模集体耕作的原因主要是 A. 劳动力充足 B. 技术落后 C. 生产工具简陋 D. 农作物品种单一 3. 《山海经》中写道:“蚩尤作兵伐黃帝……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以上《山海经》中所描述的内容 A. 属于历史的真实记录 B. 属于神话传说 C. 反映了我国人类起源 D. 反映了华夏族形成过程 4. 《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这一史料所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分封制 D. 郡县制 5. 李华同学进入山西博物院网站的“晋魂”系列展厅,截图保存了下面文物照片,并做 了相关记录。此文物最重要的历史价值在于 A. 提供了研究晋国社会状况的实物史料 B. 见证汉字的造字方法和造字特点 C. 说明晋国是最早实行分封制的诸侯国 D. 突显晋国的青铜铸造业水平领先 6. 台湾圆山文化距今有3500年至4000年,其彩绘陶、印纹陶、玉玦等遗存,明显受到 大陆文化的影响。圆山文化大致存在于 A.A B.B C.C D.D 7. “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的实行,推动了秦国从分封制国家向中央集 权封建国家的过渡。与之相关的改革措施是 A. 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B. 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C. 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D. 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8. 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 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此处“一个思 想”具体是指 A. 制天命而用之 B. 加强中央集权 C. 统治者要实行“仁政” D. 兼相爱... 9. “光盘行动”,就是提倡人们在吃饭就餐时不剩饭菜,养成节俭的良好习惯。在春秋 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提倡“尚力”“节用”、反对统治者奢侈浪费的是 A. 孟子 B. 墨子 C. 庄子 D. 韩非子 10. 春秋时期,贵族开始禁止用牛祭祀宗庙;战国时期,秦国规定“盗牛者加(枷刑)”。 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A.祖先崇拜的消失 B.私有土地的出现 C.生产方式的变革 D.兼并战争的影响 11. 山戎(春秋时期少数民族)特有的“戎菽”(大豆),因为齐桓公征伐山戎而“布于 天下”对这一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A.诸侯争霸战争促使了山戎的灭亡 B.诸侯争霸战争促进了各族经济的交流 C.诸侯争霸战争加速了新旧制度的更替 D.诸侯争霸战争完成了国家的大一统 12. 如图所示战国铜壶周身布满镶嵌图案,上层为采桑射猎图,中层为宴 乐戈射图,下为水陆攻战图。这最可能反映战国时期哪些社会风貌 ①丝织业的发展 ②宴乐场面的热闹 ③战争形式的多样 ④镶嵌工艺的高超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13. 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咸阳。根据公元纪年法,公元前 221年属于 A. 公元前3世纪前期 B. 公元前3世纪后期 C. 公元前2世纪前期 D. 公元前2世纪后期 14. 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为解决上述问题,“求其宁息“的措施是 A. 焚书坑儒 B. 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