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68825

课题1 《分子和原子》教案

日期:2024-05-07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6次 大小:13837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课题,分子和原子,教案
  • cover
《分子和原子》教案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内容是继前面两个单元学习某些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后,从宏观的物质世界跨进微观的物质世界的第一课,对于学生认识宏观物质的微观组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为进一步学习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奠定基础。因此,本节教材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材的处理 本课题内容安排二课时完成,这节课主要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及对分子的性质进行探究性学习。 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知道分子的性质并能运用分子的知识解释某些日常现象。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丰富的宏观情境中,运用观察、实验、识图等手段,想象、类比等方法探究微观奥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保持和增强对化学想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建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的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4.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探究分子的三种性质,会用分子的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2)难点:形成物质的微粒性的观点及对微观粒子运动现象表象的建立。 二、教法分析 分子、原子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说,并不完全是陌生的,在小学自然、初中生物、物理课中都接触到分子和原子。但是,分子、原子究竟是什么样的粒子,他们缺乏准确的内部表象。由于分子、原子既看不见也摸不着,所以,学生要真正建立明晰的分子、原子概念是较为困难的。针对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主要采取情境激学,联想推理,实验与多媒体辅助教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探究式教学。 三、教学程序 活动过程 活 动 内 容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引入新课]1.水在常温下的挥发怎样解释呢 2.为什么人在有水蒸发的空气中会感觉湿润?天空也会出现云彩?3.生活在糖溶于水,糖不见了,谁却变甜了怎样解释呢?[板书] 课题2 分子和原子[动画模拟] 物质扩散成粒子,粒子凝聚成物质[得出结论] 物质都是由我们肉眼看不见的不连续的微小粒子构成的。[图像展示] 放大后的物质的微观图像以及苯分子图像,以及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最小的汉字图像“中国”。 进入情景,思考产生现象的原因猜想:……边观看、边思考,感知物质物质都是由我们肉眼看不见的不连续的微小粒子构成的。感知物质确实是由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等构成的。 从与教学内容有内在关系的话题,提出富于思考性、激发想象力的化学问题,确立正确的学习导向。从动画中感知物质的微粒性。从图片中感知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感知分子、原子的真实存在。 活动过程 活 动 内 容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启发诱导,探索新知 1.分子 物质是有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微小体现在哪些方面呢?展示1个水分子的质量和一滴水中所含的水分子个数,数分子所需时间。[板书](1)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提出问题]分子还有其它性质吗?[进行猜想]用图片引导猜想出分子可能是运动的,分子的运动速率可能与温度有关,分子间可能有间隔…… 疑惑,边听、边思考,从具体的数字中感知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看图,在引导下思考 运用具体的数字及对比,说明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体现探究性学习,从而顺利的过渡到下一部分内容的学习。 【活动探究一】 构成物质的分子会不会运动[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记录实验现象解释现象得出分子的第二个性质[板书](2)分子总在不断做无规则运动 [学生探究二] 分子运动速率是否与温度有关实验:取少量等量的品红放入50ml的冷水和热水中比较其扩散快慢。现象:品红在热水中扩散较快结论: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能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