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688453

人教版历史(中职)中国古代史:第六章 明清时期社会概况和文化教案 教案(表格式,2课时)

日期:2024-05-02 科目:历史 类型:教案 查看:52次 大小:6451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教案,人教,社会,格式,文化,概况
  • cover
课时编号 授课时间 授课地点 教室 课题名称 明清时期社会概况 课时数 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概况。2、掌握明清时期的科学文化艺术成就。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历史资料和图表,加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2、学习古代科学家勤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 1、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概况。2、明清时期的科学文化艺术成就。 教学难点 四大文学名著的内容和思想主题与时代背景之间的关系。 教材处理 适当删减,稍有补充 教学方法 教法设计 讲解法、指导法、评价法 学法设计 史料分析法、讨论法 教学资源准备 教学资料 教材、网络资源 信息资源 网络信息、教学内容 仪器设备 多媒体 耗 材 作业布置 1、明清时期的科学技术主要有哪些?2、列举四大名著及其作者。 教学反思 教 学 过 程 实 施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与活动 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导入新课二、讲授新课 复习以前所学宋元时期的政治经济部分的内容,进而引出本课内容。 新授:以提问法为主,提问学生对于本课的知识,再由教师进行归纳总结。公元1368年至1840年,是我国历史上的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这一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巅峰,其最大历史特点在于中央集权的高度集中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夭折。按其历史进程,大致可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明前期:14世纪60年代至15世纪30年代,即明太祖洪武初年至明宣宗宣德末年。通过洪武、永乐两朝废除丞相、创内阁、设厂卫、加强对基层社会和思想文化界控制、迁都北京等一系列政治改革举措,大大提高皇权,奠定了有明一代君主专制集权政治体制的基本格局。与此同时,明初统治者在元末农民战争猛烈扫荡旧生产关系落后环节的基础上,实施了奖励垦荒、轻徭薄赋、鼓励种植经济作物、提高手工工匠身份等经济政策的调整改革,使这一时期社会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发展。永乐年间政局稳定、国力强大,成为中国历史上又一鼎盛皇朝。郑和下西洋开辟亚非海上通道的壮举,表明了明朝对国外的强大影响和在世界范围的领先地位。明中后期:15世纪40年代至17世纪20年代,即明英宗正统年间至明神宗万历末年。这一时期随着社会经济恢复发展,封建贵族地主疯狂兼并土地,大批农民失去土地成为流民,不断激起暴动抗争。小农经济遭受破坏,也使政府财政陷于困境。宦官专权、政治腐败、军备败坏,导致政治危机不断加深。加上北方鞑靼、瓦刺崛兴,屡屡破关南下劫掠,东南沿海倭寇不断登陆骚扰,明皇朝内外交困,国力渐衰。万历初年的张居正改革使明中期的社会危机得以缓解,一条鞭法的实施推动了商品经济发展,江南等地工商业市镇勃兴,局部先进地区的个别手工业生产部门开始出 教 学 过 程 实 施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与活动 教学方法与手段 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尽管明后期政治腐败加剧,皇朝愈趋衰落,江南市镇经济仍保持相当的活力,市民工商阶层随之登上历史舞台。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以情反理”冲击传统礼教的思潮,通俗文学繁盛,科学巨匠迭出,人们的价值观念、社会风尚呈现出逐新求变、活泼开放的新鲜气息。无论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还是在社会生活方面,都显露出新旧冲突变动的征兆。明末清初:17世纪20年代至60年代,即明熹宗天启年间至清圣祖康熙初年。李自成农民军推翻明皇朝统治,是明末社会危机加剧的必然结局。明末社会危机仍然是封建社会固有的周期性危机,明末农民战争依然是农民和地主阶级的生死搏斗,资本主义萌芽和城镇市民力量还很微弱,这次起义尚不能使中国摆脱封建制度的轨道。清兵入关击溃大顺和南明政权夺取全国最高统治权,以及清初推行的民族压迫政策和在生产关系上的倒退逆转,使长年内战中遭到严重摧残的社会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