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探究 1、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拖动纸带的同时,接通电源 B.先接通电源,后拖动纸带 C.纸带上打点密集说明,纸带运动速度较大 D.利用打出的纸带可以准确地求出打下某点时纸带的瞬时速度 2、一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依次打出A,B,C,D,E,F等一系列的点,测得AB=11.0mm,AC=26.5mm,AD=40.0mm,AE=48.1mm,AF=62.5mm。根据测量数据,下列关于物体在AF段运动速度的判断正确的是( ) A.速度不变 B.速度越来越大 C.速度越来越小 D.速度先变大后变小再变大 3、如图所示,“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则打C点时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为( ) A. B. C. D. 4、如图所示,气垫导轨上滑块经过光电门时,其上的遮光条将光遮住,电子计时器可自动记录遮光时间.测得遮光条的宽度为,用近似代表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为使更接近瞬时速度,正确的措施是( ) A.换用宽度更窄的遮光条 B.提高测量遮光条宽度的精确度 C.使滑块的释放点更靠近光电门 D.增大气垫导轨与水平面的夹角 5、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实验开始前,需要垫高长木板右端到合适角度,以平衡摩擦力 B.钩码的质量需要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C.小车释放的位置应尽量远离滑轮 D.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 6、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下列方法有助于减少实验误差的是( ) A.选取计数点,把每打5个点的时间间隔作为一个时间单位 B.使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尽量小些 C.舍去纸带上开始时密集的点,只利用点迹清晰、间隔适当的那一部分进行测量、计算 D.适当增加挂在细绳下钩码的个数 7、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中,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 (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得到如图所示的纸带。 图中的点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来,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实验时应先放开纸带再接通电源 B.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s C.可表示出最接近计数点B对应的速率 D.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2s 8、在做“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某同学操作中有以下实验步骤,其中有错误或遗漏的步骤.(遗漏步骤可编上序号G,H) A.拉住纸带,将小车移至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放开纸带,再接通电源 B.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并接好电路 C.把一根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面吊着适当重的钩码 D.取下纸带,断开电源 E.将平板一端抬高,轻推小车,使小车能在平板上做匀速运动 F.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计时器的限位孔 1.所列步骤中有错误的是_____(填序号). 2.遗漏的步骤是:_____. 3.将以上步骤完善后写出合理的步骤顺序:_____. 9、光电计时器是一种常用计时仪器,其结构如图1所示,a、b分别是光电门的激光发射和接收装置,当有滑块从a、b间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显示出物体的挡光时间.现有某滑块在斜面上滑行,先后两次通过光电门1和2,计时器显示的挡光时间分别是t1=5×10-2s、t2=3×10-2s,从光电门1到光电门2所经历的总时间△t=0.15s,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小滑块的长度d,示数如图2所示. (1)读出滑块的长度d为_____cm. (2)滑块通过光电门的速度v1、v2分别为_____m/s;_____m/s. (3)滑块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保留两位小数). 10、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 1. 除打点计时器(含纸带、复写纸)、小车、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细绳、钩码、导线及开关外,在下面的仪器和器材中,必须使用的有_____.(填选项代号) A.电压合适的50Hz交流电源 B.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 C.刻度尺 D.秒表 E.天平 2.实验过程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 A.先接通电源,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