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中国饱受外国侵略的屈辱史 中国人民英勇抗争的斗争史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经济)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 家庭纺织业 英国的棉纺织工厂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政治) 至高无上的中国皇帝 英国颁布《权利法案》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军事) 中国士兵 英国军舰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对外政策) 马戛尔尼来华———高高在上的 清政府 虎视眈眈的东印度公司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贸易状况) 英国欲将大机器生产出的商品打入中国市场,当面对着新奇的洋货,很多中国家庭都会出现这样的对话: 儿子:爹爹,街上卖洋布了,可好看 了。 父亲:好看管什么用?结实才行。 儿子:那洋布又细又结实。 父亲:光结实管什么用,便宜才行。 儿子:那洋布可便宜了。 母亲:再便宜也要花钱,妈妈给你织,咱一文钱都不用花。 年代 输出的商品 总 值 1781-- --1790 1781-- --1793 茶叶、生丝、药材 仅茶叶一项: 9600万银元 呢绒、棉布、棉花 总 值: 1600多万元 (中国处于出超地位)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贩烟与禁烟) 罂粟写真:美丽的 罪恶之花 烟馆世相:颓废的国民 请君莫畏大炮子, 百炮才闻几人死。 请君莫畏火箭烧, 彻夜才烧二三里。 我所畏者鸦片烟, 杀人不计亿万千。 (鸦片)迨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林则徐 虎门销烟:民族尊严的象征 智者忧虑:国之将倾 民间歌谣:鸦片杀人 一.第 一 次 鸦 片 战 争 1.根本原因 2.直接原因 禁 烟 运 动 的 高 潮 3.经过 4.结果 清政府屈辱求和 签订《南京条约》 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为夺取更多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加紧对外侵略,开拓殖民地 1840.6.———1842.8. 一.第 一 次 鸦 片 战 争 5.《南京条约》及附件的内容及危害 内容:①英国强占香港岛 ②英国勒索的赔款2100万银元 ③五口通商 ④协定关税的规定 ⑤领事裁判权的规定 ⑥片面最惠国待遇的规定 ⑦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居留等特权 危害: ②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③革命任务改变 6.影响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①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二.第 二 次 鸦 片 战 争 列强借口提出“修约” 未能如愿 1、直接原因 2.经过 开始:1856年秋,英军炮轰广州城 1858年夏攻占大沽、进逼天津,先后与俄、美、英、法四国签订《天津条约》 结束: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天津、侵入北京,分别与英、法、俄三国签订《北京条约》 二.第 二 次 鸦 片 战 争 3、《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危害 4、影响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 有人认为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 继续和扩大”,你认为呢? 原因:都是为了攫取侵略权益,打开中国市场。 影响:开始、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性质:都是西方列强发动的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内容:通商口岸增多;割地、赔款增多;外国侵略势力深入内地。 思考:我们有本土作战的优势,又拥有百倍于英军的武装,为何却败于远道而来的总兵力仅一万人的英军? 失败原因: 具体:政治腐败;封建经济落后;军事技术落后统治集团战和不定,指挥失当。 根本:制度上的差距,没落的封建主义不能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 第一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起止时间 1840-1842 1856-1860 发起国家 英国 英国、法国 起因 如前所述 为了扩大利益,提出修约要求,被拒绝 结果 清朝战败 签订《南京条约》 清朝战败 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两次鸦片战争 解读不平等条约 《南京条约》:1.割香港岛给英国 2.赔偿2100万银元 3.五口通商 4.关税协定 (后又通过条约获得领事裁判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