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第九课预防一般违法行为一、自觉维护社会秩序 总第 20 课时 教 学 目 标 1、了解违法行为的内涵和分类及其危害性和相关责任 本课第 1 课时 2、了解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内涵,违反要受处罚 课型: 新授 3、在实际生活中,要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重点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要受法律处罚 教具:计算机、多媒体 难点 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教学环节与内容(预习 展示 反馈) 方法指导与拓展评价 【创境激趣】 [情境创设]三人打了一辆出租车不付出租车费,还硬跟司机要100元钱花花,被巡警发现,三人当场被抓,受到治安处罚。[问题思考]●请结合上述案例内容,判断寻衅斗殴是否属于一般违法行为?如果是的话,它又属于其中的哪一种?【引思明理】<设置问题>1.违法行为的内涵是什么?它是如何分类的?2.违法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一、自觉维护社会公共秩序1.违法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1)违法行为的内涵和分类凡是做出法律禁止的行为或者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都是违法行为。违法行为据性质、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可分为违宪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2)一般违法行为要承担法律责任2.违反治安管理行为要受法律处罚 根据近年来未成年人违法的事例来看,最常见的一般违法行为是违反治安管理行为。<设置问题>1.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内涵和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分别是什么? 维护自尊,培养自信,自立自强,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学生观察体会、思考。教师结合案例引导学生思考,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学生认真听讲,阅读教材,交流研讨案例学生总结归纳违法行为的内涵和分类阅读课本104页最后的辅助文部分那么什么行为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呢?看课本105页正文的第2、3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2.常见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及其社会危害性是什么?(1)扰乱公共秩序行为及其危害性。(2)妨害公共安全行为(3)妨害社会管理的行为即是故意妨害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和妨害社会秩序的行为。3.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一方面,明确遵纪守法是每个公民的义务,要学法、知法、懂法和守法;另一方面,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体验导行】[生活感悟]判断下列材料中主人公的行为是什么违法行为?1. 偷开他人汽车要受罚<设置问题>交流研讨,共同提高(1)该行为违反了什么法律规定?会受到哪些法律处罚? (2)谈一谈当我们想过“开车瘾”时,应该怎样去做? [课堂练习]1. 王某为某校中学生,17岁,因其母李某与丁某在菜市场发生口角,王某听说后就携带匕首到菜市场去找丁某算账,在去的路上,被巡逻的公安人员撞见,随后被带到派出所。 (1)王某的行为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中的哪一种?(2)谈一谈当我们遇到案例中的情况,应该怎么处理?学生学以致用,结合本结课所学知识分组交流讨论、分析案例,深入思考,强化守法意识,提升德育主题。 看课本106页图片和阅读旁边的小字部分内容,思考扰乱公共秩序行为的内涵和危害性。由学生讲述学生分组交流研讨,自主合作,探究问题。学生在教师引领下,再次交流研讨、分析案例,结合课件的动态演示,形象理解认同法律、自觉守法的深刻内涵。 教学反思课题 第九课 预防一般违法行为二、杜绝不良行为 总第 21 课时 教 学 目 标 1、了解未成年人拥有的权利 本课第 2 课时 2、了解国家和社会从哪些方面保护未成年人的成长 课型: 新授 3、知道哪些行为是严重不良行为,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重点 加强自我防范,杜绝不良行为 教具:计算机、多媒体 难点 认清不良行为对未成年人的影响,做到防微杜渐 教学环节与内容(预习 展示 反馈) 方法指导与拓展评价 【创境激趣】案例: “东方兄弟”走上犯罪,和他们的父母缺乏对子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