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0731225

4.3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课件

日期:2025-05-01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1次 大小:1425254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工业区,传统,课件
  • cover
(课件网) 喜马拉雅山脉 【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灵泉露天煤矿 传 统 工 业 区 1.了解传统工业区的主要分布地区和特点; 2.以鲁尔区为例,掌握传统工业区发展的区位条件、衰落原因,说明综合整治的措施(重、难点); 世界铁矿的主要分布地区 世界煤矿的主要分布地区 世界典型传统工业区分布 1 美国东北部 英国中部 德国鲁尔区 我国辽中南 传统工业区的主要部门 2 部门: 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纺织等传统工业 传统工业区存在的问题 3 问题: 原料和能源消耗大、运输量大、污染严重 鲁尔区面积仅占全国的1.3%,人口占全国的9%,工业产值占全国的 40%以上,钢产量占前西德70%。被称为“德国工业的心脏” 德国鲁尔工业区 4 德国鲁尔工业区 4 德国鲁尔工业区 4 德国 法国 区位优势: 丰富的煤炭资源 离铁矿区较近 水源充沛 水陆交通便利 市场广阔 鲁尔区衰落的主要原因 ② 工业区最繁荣时有700万人口 目前区内尚有540万左右人口 工业产值 不足全国17% 工业产值 占全国的40% 鲁尔区衰落的主要原因 ② 材料二: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鲁尔区的煤炭开采成本大大高于美国、中国和澳大利亚,加上石油和核电的应用,对煤炭的需求量有所减少。1957年鲁尔区共有141家煤矿,雇用了50万以上的矿工。从60年代起,鲁尔区的煤开采量逐年下降。同时,技术的发展使钢铁、汽车、造船业需要的人减少。 鲁尔区煤炭产量的变化 鲁尔区衰落的主要原因 ② 产钢、出口钢越来越多 经济危机、钢替代品的广泛使用 世界钢铁产量变化趋势: 1937年,美国和西欧的钢铁产量占全球3/4 2002年,钢铁产量集中在美洲、西欧、东欧和东亚(日本) 鲁尔区衰落的主要原因 ② 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第三次技术革命中出现了一批新兴工业部门,它们在环境及条件适宜的地方,重新布置生产,进而形成新的工业地域,它们凭借精湛的技术,发达的科技,逐渐成为各地域主导产业。 鲁尔区的传统产业技术水平相对落后,设备陈旧,生产效率低,产品竞争力低。 鲁尔区衰落的主要原因 ② 比比皆是的焦炭工厂不断冒着黑烟,铸造厂也不停排出红褐色的污水,还有飘浮在空气中的悬浮粒子,使得户外一切东西都蒙上一层黑灰。洁白的衣物穿出门去,不一会儿便成为灰色。红瓦白墙,绿草如茵的家园,更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沿岸化学工厂林立的莱茵河,更有如一道被六万多种不同化学药品调成的鸡尾酒。    ———德国作家海因里希·伯尔1958年形容鲁尔区 鲁尔区衰落的主要原因 衰落原因: 产业结构单一 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世界性钢铁生产过剩 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重化工业集聚带来的环境污染、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等问题 鲁尔工业区综合整治的措施 ③ 生产结构单一 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世界性钢铁过剩 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环境不断恶化 A、调整产业结构 B、调整工业布局 C、发展第三产业 D、优化环境 鲁尔区某矿区的环境整治 旧煤矿已经被还原为自然状态,图片分别摄于1958年和1985年 德国鲁尔工业区 传统工业区 世界传统工业区的分布 1 传统工业区的主要部门 2 区位优势 衰落原因 整治措施 德国鲁尔工区 4 小结 传统工业区存在的问题 3 练习 鲁尔区曾是世界典型的传统工业地域,区位条件优越。20世纪50年代,鲁尔区经济开始衰退。20世纪60年代,鲁尔区开始进行综合整治。经过综合整治,鲁尔区经济再度崛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3题。 1.鲁尔区被称为“德国工业的心脏”, 得益于 ①廉价石油的大量输入 ②便利的水陆交通 ③广阔的市场 ④充沛的水源 A.②③④ B. 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鲁尔区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的是 A.生产结构单一,煤炭能源地位下降 B.世界性钢铁过剩 C.煤炭资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