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0731407

4.1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课件(共16页PPT)

日期:2025-05-03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00次 大小:2290775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区域,农业发展,我国,东北地区,为例,课件
  • cover
(课件网) 一、东北概况 1、范围 2、主要地形区 3、典型特征 (1)白山黑水 (2)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3)商品谷物农业 (4)畜牧业、林业 (5)老工业基地 二、东北农业发展条件 自然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 有利 不利 农业发展条件思路分析 地、气、水、土 市、交、劳、政、科等 有利 不利 ———区位条件 1、自然条件 (1)气候 问题思考: 分析东北热量条件对该区农业发展的影响。 利: 夏季热量充足;纬度高,作物生长期长,昼夜温差大,利于养分积累,冬季低温,病虫害少,作物品质好;冬季时间长,利于土壤有机质积累;冬季降雪,春季融化利于增加土壤水分。 弊: 纬度高,气温低,地区生长期短,一年只能一熟且作物品种有限;春秋两季农作物易受低温冻害影响;漫长冬季需解决牲畜御寒和饲料问题。 有利和不利 (2)地形 地形类型多样,利于多种经营; 平原面积广大,利于发展种植业和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3)土壤 黑土广布,土壤肥沃,土层深厚。 2、社会经济条件 地广人稀 机械化水平高 工业基础好 交通便利 三、东北农业布局特点 1、东北的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分布呈现什么规律? 年降水自东南向西北递减,且山地降水多于平原,迎风坡多于背风坡。气温由南向北递减。 2、东北农业布局特点 畜牧业 林业和特产 耕作业 林业和特产 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农业生产 畜牧业 A B C D E 四、东北商品粮基地建设 1、东北粮食商品率较高的原因? 耕地面积广,粮食总产大;人均耕地面积大,人均占有粮食多;土壤肥沃,粮食单产高;机械化水平高,生产效率高。 2、东北商品粮基地建设的措施? 提高机械化水平;加强地区专业化生产。 图甲、乙分别为位美国和中国东北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甲中①、②所在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为 。其中,图例①代表的农作物 主要是 。 (2)两国种植②作物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 。我国东北地区种植③作物的主要不利自然条件是 、 。 (3)美国①作物的单产高于中国东北该类作物的单产,其社会经济优势是 。 (4)简要分析美国该种农业地域类型对我国东北商品粮基地的借鉴意义。(4分) 玉米 商品谷物农业 地形平坦 土壤肥沃 水源充足 水源不足 低温(或热量不足) 科技水平高 ①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单位面积的产量; ②加强农业一体化经营,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 ③改进农业耕作方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④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五、东北农业发展方向 农业面临问题: 水土流失(山区) 黑土退化(平原) 土地沙化(西部) 盐碱化(西部) 草场退化(西部) 自然灾害频繁 环境污染 可持续发展 生态农业 1、平原地区 加大科技投入,培育良种,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农产品品质;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促进相关产业发展;提高农业机械化、专业化发展水平;发展交通,加大宣传,开拓市场;治理环境问题,建设绿色食品基地。 2、西部草原 调整农业结构,退耕还林、还草,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围栏放牧、划区轮牧、建人工草场;培养良种,加强牲畜病害研究;发展交通和保鲜技术;发展相关产业,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 3、山区农业发展 调整农业结构,退耕还林,保护植被,防治水土流失;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农业,发展立体农业、特色农业、观光农业和特色产品配套加工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