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760871

浙人美版七年级美术下册《7.树石画法--树的画法》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4-05-14 科目:美术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8次 大小:4147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人美,七年级,美术,下册,7.树石画法--树的画法,教学设计
  • cover
《树石画法--树的画法》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树的基本规律及形态特征,理解“石分三面,树分四歧”的基本概念。 2、初步掌握树的写意技法,体验并感受笔墨技法与自然物象造型之间的关系。 3、培养细致观察、大胆创造的态度与能力,增强对祖国传统艺术的热爱。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编写思路 山水画教学的根本目的不在于单纯的技法学习,而是通过山水画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涵养人文素养,感知艺术家将自然物象人格化,借景抒情,是一种精神气质的流露,是中国文人在思考天地万物之哲学中外化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第一课时学习树木的写意画法。教师引导学生从认识自然界的树木形态特征入手,感知如何运用笔墨来表现自然景象。如:用笔勾勒要虚实相生、自然流畅,用墨要有干、湿、浓、淡变化,层次分明。 2、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树的写意画法,体会山水画笔墨造型与意境营造的关系。 难点:如何运用笔墨技法来表现树的形态。 三、教学课时:1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大小白云、狼毫毛笔各一支,墨汁、生宣、毛毡等作画材料。 (教师)毛笔、墨汁、生宣、中国画颜料、枯树枝等作画材料。 四、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教学方案修改备注 1.情境导入 (1)以四季树木导入,引导学生感受不同树木的形态特征。(2)教师展示枯树枝,并解释树的基本结构。(3)了解树木的基本结构与生长规律,理解“枝分四歧”“鹿角歧”“蟹爪歧”的概念。 学会寻找树木的形态特征,有利于培养学生树立整体观察的意识,了解树的基本结构。 (2)以倪瓒的《六君子》为例,讲解“画树如人”的寓意。展示赵孟頫等古现代画家的树作品。 赏析名家之作,点出“画树如人”的同时,也让学生体悟物象人格化的艺术表达手法,认识到画好树木对意境营造的重要性。 (3)引出本课学习内容:山水画的意境表现离不开树木,树木画得好坏,决定了一幅山水画的成败。那么,画好树木有哪些窍门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中国山水画之树的写意画法。 2.技法探究。 (1)分析现代山水画家潘韵的《树石图》,找出作品中的“鹿角枝”与“蟹爪枝”,了解枯树的用笔、用墨特点。 分析枯树画法,易于学生整体了解树枝的生长规律及结构特点。 ①画树先干后枝,然后再加树叶。 树枝向上谓之“鹿角”,朝下谓之“蟹爪”。 画树要求“枝分四歧”,有前、后、左、右之分。古人将前面的枝称为“掩”,后面的枝称为“护”,意在画出前后的空间距离。 ②画枯树要疏密得法,或上密下疏,或外密内疏,要有疏密节奏的变化,忌干、枝均等排列。另要注意枝要抱体,不可散乱。(举例说明)。 (2)教师示范一棵枯树的作画步骤,要求学生进行归纳。 直观演示较好地解决了行笔过程中干湿、浓淡、轻重、快慢等笔墨技法的解说与展示,易于学生理解与掌握作画步骤。 (3)小结:学画一要明理、二要得法。只有熟练掌握了各种方法之后,才能在以后的创作中灵活运用,出神入化。 3.深入实践。 (1)让学生临摹一组树,注意树枝与叶子的画法及浓淡、干湿的变化。 4.作业展评。 展示、评价、小结。 自评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述能力,互评能使学生学会客观地看问题,同时也向教师及时反映了教学信息。 ①在学生自评、互评的基础上,教师予了客观性评价。 ②教师把学生的课堂作业进行国画装饰并展示。 PAGE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