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771048

人教版(中职)心理健康 2.1《了解自我 接纳自我》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03 科目: 类型:教案 查看:40次 大小:5203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人教,中职,心理健康,了解自我 接纳自我,教学设计
  • cover
《健心活动与心理驿站》教学设计 (一)健心活动建议 每个人都容易感知到感冒或牙疼等身体健康问题,但是不容易觉察和化解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这个健心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反思出现在自己身上的心理问题,并分享化解这些问题的办法。对于活动中要求学生画4幅画,学生可能不容易理解,不知道该怎样画。为此,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在课前画出这4幅图画,以便上课时给学生一个示范。活动完成后,请学生保留他们的画作,在以后遇到困难的时候,想想今天讨论的解决方法。活动的具体过程如下: 目的: ●协助个人了解当前困扰自己的一个问题,并尝试找出解决的方法。 时间:30分钟 地点:教室 过程: ●分组,每组5~7人。 ●大家放松心情,将情绪调整到平静的状态。 ●每人拿出一大张空白的纸,依次画4幅画,每幅画的主题依次为:(1)我此刻的心情;(2)我目前最大的困扰;(3)我的解决之道;(4)问题解决之后的生活。 ●各小组进行内部交流,通过成员的讨论,使各人对自己的问题认识得更加清楚,更有信心解决问题。 规则:分组讨论时,所有人都应当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 (二)心理驿站引导 本节心理驿站的内容是一个关于焦虑水平的小测验。可以根据测验的得分,了解焦虑对学生生活的影响。如果学生在此测验中得到7分以上,则可以考虑一下,自己的焦虑水平是否太高,是否已经影响到了自己的学习和人际关系。如果确实造成了影响,则需要寻求专业帮助。教师需要提醒学生注意的是,这个测验并非百分之百准确,不必盲从,况且每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都是可以不断改善和提高的。 《第一节了解自我接纳自我》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由表及里(外表、行为、社会关系、心理特征)、全面(自我观察、社会比较、他人评价)地认识自我,形成统一、客观的自我认识。 2.使学生明白接纳自我的重要性,掌握并实践自我接纳的方法,促成自我在态度和行为上的改变。 3.帮助学生理解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差距,学会制订合理的目标,掌握有效的自我完善策略。 (二)设计意图 心理健康的首要标准是认识和接纳作为独特个体而存在的自我。“认识自己”是我们区别客观世界与主观自我的基础,也是关注自我心理健康的基础。只有先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我们才能更好地发展自我,发展与客体———不管是物理世界还是他人之间的关系。自我包括哪些方面,即从哪些角度认识自我,如何接纳并完善自我,这正是本节课的意图所在。 (三)内容结构 (四)课堂教学建议 1.课前准备 一些著名人物图片,一张空白人形图片。 2.导入 呈现不同的人物图片,让学生回答对这些人物的了解,形式不限;最后呈现空白人形图片,让学生想象这张图片是自己,将会是怎样的情形。引导学生关注自我。 3.重点、难点分析及教学建议 本节的知识点包括:自我包含的内容、认识自我的途径、合理地设定理想自我并不断完善现实自我。其中,重点是从他人和自我评价中全面、清晰地认识自我,接纳和肯定自我。对学生而言,比较难掌握的是全面、客观地认识自我。对本节重点和难点部分的教学建议如下: (1)全面地认识自我。 自我不仅仅是自己的外在形象、所拥有的物质、社会关系、外在行为,还包括内在的心理特质,如性格、气质、能力、动机等等。对自我的认识是一个多角度的、不断发展的、终身学习的过程。从长远来看,教会学生如何认识自我比仅仅形成对自我的表象的、具体的认识更重要。 (2)真正地接纳、肯定自我。 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可以通过小组互评加自评的方式,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缺点,并发现自我认识中有偏颇的地方,提示接受自己的缺点和发扬自己的优点同样重要。 自卑是普遍的,或是在某个时段,或是在某一方面。教师首先应当了解学生,他们会因为什么自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