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772988

人教版(中职)公共艺术(美术篇)第五单元《摄影艺术》教学设计(2课时)

日期:2024-05-18 科目:美术 类型:教案 查看:68次 大小:2467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人教,中职,公共艺术,美术,第五,单元
  • cover
《摄影艺术》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课前准备:运用信息化平台,让学生带着“你眼中的优秀摄影作品”的问题,上网查找优秀摄影作品,并通过网络平台提交作品。这样做,一是让学生提前对本课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感性认识;二是通过查找、甄选优秀作品,学生可以初步了解、思考并形成探究性问题,激发学习兴趣;三是提交的作品可以给教师的教学提供参考,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关注的方向、兴趣点、认知面等信息,从而更好地组织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第一课时主要通过学生、教师共同欣赏优秀的、有特色的摄影作品,分析摄影创作的几大要素:主体与主题、取景与构图、用光与工具等,思考、体会作品传达了怎样的视觉效果与主题思想,从而渗透摄影艺术的基本知识与审美。第二课时通过用相机进行摄影实践,学习利用摄影知识与技法捕捉生活之美,中间渗透主题思想与审美情趣,并进行分享评价;课后要求学生拍摄风景或纪实题材的作品,上传至信息平台,分享交流与评价,从而达到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效果,实现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 本课运用了任务驱动的教学手段,整个过程从赏析、体会、分析,到发现、捕捉、记录,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活动结束后能够引发学生对更广泛题材的拍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记录美的审美追求。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了解摄影艺术题材分类与创作原则; 了解摄影用光与摄影构图知识; 了解相机的使用方法。 2. 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摄影创作中的要素:取景、构图、相机使用、用光等知识,进行摄影实践。 3. 情感目标: 提高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记录美的审美追求。 三、教学重点 1. 了解摄影用光与摄影构图知识; 2. 了解相机的基本使用方法。 四、教学难点 将摄影用光与摄影构图知识与相机的使用方法结合,运用于摄影实践。 五、教学方法 任务实践法、信息化教学法、演示法等。 六、课前准备 多媒体PPT演示 信息平台的整理 大量图片及文字资料 音乐素材若干等。   七、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摄影艺术 【课程导入】(约5分钟) 教师展示一组摄影图片,这些图片具有不同的题材、光感等。 通过刚才的欣赏,你认为是哪些因素使得摄影作品成为优秀的、成功的作品?(答有:光线、拍摄角度、取景构图、拍摄内容、瞬间捕捉精彩等。) 那么这些因素在摄影过程中该如何把握和运用呢?这节课我们通过一些作品共同分析学习。 【新课讲授】(约35分钟) 摄影即用光描绘,是19世纪重要的发明之一。摄影既是一门影像技术,也是一门视觉艺术。 摄影表现的对象是人、自然与社会。每一幅成功的摄影作品都表现了作者的情感、思想等,表达了作者的审美情趣。加拿大艺术家杰夫·沃尔说:“摄影术创造了新的观看世界的方式。” 现代摄影是用纪实手法,再现世界;用艺术手法,表现世界。 摄影是利用照相机作为工具,运用摄影技术和摄影技巧创作作品。一幅成功的摄影作品除了有一个好的题材和创意外,还须讲究构图、用光、影调或色调、曝光等摄影造型要素,以及后期制作技巧,它们共同构成了摄影艺术的特征。 新知识(教师可根据学情与教学设计有侧重地选择讲解) 摄影创作原则 1. 主题突出原则 2. 突出重点原则 3. 创新原则 分别通过作品来感受、分析、说明。可以提问、讨论、探究等形式引导学生学习理解。 摄影用光 光是摄影的重要因素,也是造型手段之一,没有光就没有影。摄影常用的光源分为自然光和人工光两大类。 光的作用:光是表现被摄对象外形特征的因素;光是表现主题的因素;光是营造环境气氛的因素;光是表达感情的因素。 分别举顺、侧、逆三种光源的摄影作品进行赏析理解。可以提问、讨论、探究等形式引导学生理解不同光源与作品效果的关系。 三、摄影构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